赖辉东论语史鉴闵子拒官和张翰思

白癜风工程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924/4480890.html
第六篇第第9章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闵子骞:即闵子(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范(今河南范县)人,一说今安徽萧县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闵子幼年丧母,后常受继母虐待,但他依然孝顺父母,为“二十四孝”之一,典故“辫打芦花”的主角,孔子曾称赞他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成年后,父亲去世,守孝三年后毅然从军数年,后投入孔门,学成后做过季氏的费邑宰,他为政清廉,他反对季氏铺张浪费建长府,受到了孔子的表扬:“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后因不满季氏“旅于泰山”、“拒隳三都”等所作所为,闵子辞去了邑宰,季氏再次邀请时,他断然拒绝。和颜回一样,闵子骞是“孔门四科”中“德行”科的代表,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年,齐州(今山东济南市)太守李肃之在闵子骞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明代,经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子闵子骞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还有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闵子骞后人以“闵”为氏,是闵氏的主要来源之一。费宰:季氏在其封地费地(今山东临沂市费县)的地方长官,季氏府邸的总管叫季氏宰,或者季府宰。辞:会意字,从乱省从辛。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舌”是“乱”的简省,乱的原义是“治乱”,如《论语》中有“予有乱臣之人”,其中的“乱臣”就是治乱之臣。“辛”指一种刑刀,舌辛结合,意为诉讼,打官司。后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即诉讼呈辞。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讼辞中常常为求无罪而找借口,故又可引申为借口。诉讼是为了摆脱罪名,所以“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善为我辞焉,意为好好地帮我辞谢掉。北宋时期有个叫释智遇的高僧曾引用此句作了一首诗: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有人见得云门,善为我辞。复我:再为这事来找我。汶:也叫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公里,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本文的汶上不是今天的山东济宁市汶上县,而是指汶水以北,即齐国。全文理解为:季氏派人通知闵子骞,让他当季氏采邑费地的长官。闵子骞告诉来人说:“好好地为我推辞掉吧!如果再有人为这事来找我,那我一定要逃到汶水那边去了。”本章讲述的是闵子骞拒绝做官的故事,反映了他宠辱不惊、老成持重的超然态度,实在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孔子的教学宣言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有人请我们出去为社会、国家效力,应该乐意接受。子夏接着阐发:“学而优则仕”。但是,孔子也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他曾赞扬蘧伯玉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认为,人要为社会服务,但是有前提,比喻是“邦有道”。因为“邦无道,谷,耻也!”闵子骞是贯彻孔子“出仕原则”最好的弟子之一。宋代大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深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在乱世从政,刚直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取辱。程子曰:“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闵子骞为费宰,在孔子为鲁司寇之时,因“隳三都”事件,孔子去鲁,十有四年而反乎鲁,鲁不能用孔子。于时季康子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辞而不就者,乐夫子之道,视夫子进退为行藏也!韩诗外传曰“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季氏为无道,然不亡者,以冉有、季路为宰臣也。仲弓为季氏宰,意在救季氏之失,拨乱而反之正。观问政及夫子所答可见矣。闵子辞费宰,以季氏为不可救之人,持危扶颠之无术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认为,闵子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也。学,并不唯师,书,不必尽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子路、冉求、仲弓都曾做过季氏宰,闵子不做费宰后,子路还引荐高柴去做,可见每个人的境界都不一样。做不做费宰,并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有德还是无德,孔子也并没有和子路、冉求等弟子翻脸。但,闵子被孔子列为“德行”科的代表,而且排位仅次于颜回,应该和此事有关。张翰与“莼鲈之思”到苏州旅游的时候,经常会被推荐两道名菜,叫莼菜羹和鲈鱼脍,因为,历史上有多位名人在争相推荐。比如唐代白居易:“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元稹的:“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宋代王禹偁:“莼菜鲈鱼好时节,晚风斜日旧烟光。”苏轼的:“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陆游的:“藤冠称新沐,莼菜解馀酲。”由于咏叹莼菜的诗词颇多,所以莼菜就成了风雅之菜,就连乾隆这个附庸风雅的皇帝也让人进贡宫廷食用。莼菜属睡莲科的一种水草,味美,口感又好,被人们无节制地采食之后,已成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鲈鱼属于海鱼,现在野生鲈鱼已成稀罕物,多为人工养殖。那么,那些文人真的爱吃“莼羹鲈脍”吗?不一定!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吃过,他们无非就想寄托自己的一种感情!“莼羹鲈脍”的典故来自西晋时期的张翰。西晋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贾后专权,宗室内斗,终于酿成“八王之乱”。继而胡族内侵,洛阳沦陷,晋愍帝青衣行酒。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天子尚不能自保,更何况臣子百姓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全自己,生存下来,就成了最大的人生课题,张翰为后人提供了一份非典型的完美答卷!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留侯张良后裔,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作为亡国之人的张翰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恃才放旷,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称张翰为“江东步兵”。据《世说新语》记载,东吴灭亡后,有一次张翰在阊门附近的金阊亭听到有琴声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就临时决定也和贺循一起去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由此事可以看出张翰为人处世确实随心所欲,颇不负“江东步兵”的雅称。《世说新语》中将张翰的主要事迹列在“任诞”一门,颇有用心。表面看起来,任诞是放纵荒诞不守规矩的意思,是不符合封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却让人觉得,刘义庆这样写,是寓褒于贬的,张翰在乱世之中有大智慧!张翰到了洛阳后,齐王司马囧执政,张翰被司马囧重用,官至大司马东曹掾。即监察百官的事务,年俸四百石。几年后,洛阳城里见秋风,他突然做出一个惊人之举——放着好好的朝官不做,吩咐仆人驾车返回江南。张翰弃官的理由很单纯,就是想起了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等美味了,他还振振有辞:“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人生怎么舒服就怎么活,决不能为求官爵而有家不能回!张翰还写了一首诗: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莼鲈之思”只是借口,张翰觉得自己才学无法施展,同时对齐王司马冏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所以他决定辞官。张翰的老家位于苏州吴江莘塔的枫里桥,传说张翰辞官后,常在蚬江畔的酒肆沽酒买醉,他常说“与其以后有显赫的声名,还不如现在的一杯酒”。现在著名的旅游胜地,水乡周庄有“张翰醉酒处”和“季鹰斋”的建筑。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对张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如唐代诗仙李白诗:“张翰黄华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北宋苏轼有诗赞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南宋辛弃疾也有词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北宋时,吴江知县王辟修建三高祠,将西晋张翰、春狄范蠡、唐代陆龟蒙并称吴江三高,每年春秋祭祀。张翰墓位于吴江莘塔东联村,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