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主治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双招双引”扛旗冲锋、重点项目“多点开花”、“宿事速办”环境更优、企业发展风生水起……今年以来,我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战略牵引,找准比较优势、把握突出特点、持续精准发力,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十大产业链初步构建,工业赋能初见峥嵘,城乡建设提速提效,为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统筹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载体平台建设,全市7家省级开发区前三季度实现经营销售收入.26亿元、增长23.93%,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3亿元、增长37.27%,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30.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增长36.84%。支持增强试验区示范效应,推动宿州高新区参与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6+2”试验平台,重点培育云计算产业集群,延伸培育智能制造、机械加工等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已引进落地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数字经济生态集群。前三季度,宿州高新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83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63.36亿元。
深化与沪苏浙对接合作。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授牌首批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目前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已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个,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入驻企业90家。推动与徐州市政府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推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框架协议》,萧县与泉山区、灵璧县与睢宁县、砀山县与徐州经开区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培育后备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深化新一轮南北合作共建,对接落实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支持政策,宿马园区、泗涂产业园分别蝉联全省南北合作共建市级、县级园区年度考核第一名。
切实抓好重大项目推进调度。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指挥调度体系,设立工业等8个专项工作组,建立项目建设“十个一”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分层分级“四级”定期调度,健全市领导包保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协调、调度、推进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高效率建设,有力支撑投资稳定增长。1-9月份,全市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有力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增速居皖北六市第1位、全省第6位;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居全省第1位;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6.9%,居全省第6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发展。1-9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6.3%,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战新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3.3%提高到15.6%,创新驱动发展势头进一步凸显。“三重一创”建设深入推进,前三季度,宿州高新区省级云计算基地产值同比增长25.2%,泗县智能农机装备、宿州高新区航空材料分别获批全省第五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市个服务业项目列入省大新专项目库,总投资达亿元,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百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宿州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砀山申雪冷链、砀山幕天冷链、泗县新发地等项目投入运营。全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8家,7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宿州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埇桥区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和细则各项政策落实,持续优化“一站式”服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户,积极推动乡改镇等城乡属性调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转移人口11万人左右。牵头推进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提升宿州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步伐,高质量推进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和4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组织申报以工代赈项目中央资金万元,支持62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开展市场化夏粮收购,截止到9月底,全市共收购新小麦78.1万吨,有序开展储备粮轮换,全面完成储备小麦轮入收购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前三季度完成粮油工业总产值.82亿元。
扎实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宿州站改建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截至9月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达.53万千瓦、居全省第5位,新能源发电量居全省第3位。埇桥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并网发电;宿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等加快建设;宿州-蚌埠、固镇-灵璧-泗县、宿州-淮北一萧县一砀山等天然气管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制定出台《宿州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方案》,开展“两高”项目排查工作,从项目前期论证、项目审批、项目节能挖潜等方面加大节能力度。分解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及时发布能耗强度监测预警晴雨表。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全市节能任务达标诊断服务,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一对一用能指导。
探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对各县区、12个重点行业实施信用状况监测,市公共信用平台归集数据超5亿条,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23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联合奖惩系统嵌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大厅和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推动信用服务经济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在全国“信易贷”平台上向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信用贷款超20亿元。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在全国个地级市中始终位居第一方阵。(记者刘金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