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持续加码安徽全力加快推进长三角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全域被纳入长三角,这是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碰撞叠加,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接下来,我省还将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产业合作等方面“加码”,全力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

一个月前,皖苏两省交通部门签订省际高速公路衔接方案协议,就来安至六合等11条在建或规划项目省际衔接有关事宜达成一致。之后几天,宁芜高速公路皖苏界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项目获两省发展改革委联合核准批复,为年内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开工;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安徽成为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合宁高速改扩建安徽段正式通车;与沪苏浙的高速省界收费站全部撤除……今年以来,我省强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省发改委长三角处介绍,为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层次结构,我省还将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重点实施宁滁、宣广等高速改扩建;建设蚌埠—泗洪、宁国—安吉、南京—滁州、南京—广德、盱眙—明光、徐州—蚌埠、南京—和县、徐州—阜南、南京—黄山等项目。

除了要编制《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和“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接下来,将出台安徽省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并强化一市三省的沟通协调,科学确定省际项目空间节点和建设时序,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为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我省还将开展合肥—安康、沿淮等路网干线铁路项目前期研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相关建设规划;并加快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深化马鞍山—句容(镇江)、黄山—金华、南京—宣城、杭州—临安—绩溪等跨省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方案研究,力争早日实施。就滁州—南京、南京—马鞍山、徐州—萧县等轨道交通项目,加强与江苏协商对接,解决两省交界地区相邻城市同城化发展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问题。

为了提升水运通江达海水平,我省将优化长江干支流港口岸线功能布局,推进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在联合运输、江海联运等领域开展合作;并配合长航局推进长江干流整治,加快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新汴河、水阳江等航道建设。

支持合芜宣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创新政策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参与编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签订《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与沪苏浙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7项,其中我省牵头22项,开通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0版,稳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创新是安徽的名片,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省发改委长三角处相关人士透露,接下来,我省将积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争创国家实验室,并稳步推进“一室一中心”健康发展。

同时,以合肥、芜湖、蚌埠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园区;支持合肥、芜湖、宣城与G60科创走廊其他六个城市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创新政策,协同布局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研发平台。

搞创新,单打独斗并非长久之计,强强联手才能所向披靡。今后,我省将推动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强强联合,瞄准产业化目标,通过招标接榜、定向委托等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项目,联合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产业核心难题。另外,协同一市三省建立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基地等重要载体开放共享机制。

一体化加速推进更多人享受惠民便利

年9月,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与上海市家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值得期待的是,今年我省还将逐步打通与江苏、浙江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当前,在基于上海平台的长三角区域信息交互平台基础上,我省正抓紧推进本地信息系统改造,积极建设和优化省级平台,实现省内互联互通。

接下来,公共服务一体化将强力推进。省发改委长三角处介绍,我省将加强与沪苏浙在公共卫生、医保、文旅、教育等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工作,除了已开工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与医院合作共建项目尽早落地,医院和上海中医院合作共建项目列入国家下一批试点。

当前,安徽省正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今后,我省将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制定“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将养老服务合作纳入规划内容,推进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标准共同研制和一市三省已发布地方标准互认;鼓励知名养老服务品牌在区域内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发挥一市三省独特的交通和旅游康养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各具特色的长三角旅游康养示范基地。

此前,省文化旅游厅与沪苏浙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建立并实体化运作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战略联盟;我省有5个红色经典景区入选为长三角区域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接下来,我省将打造更多文化旅游的新品牌。一方面,支持大别山、皖南、皖中、皖北建设“候鸟村”“复旦村”“同济村”等避暑避霾基地和精品民宿,打造乡村永久产业。另外,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长三角如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片区之一。去年5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就在芜湖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共建一流学科联合体,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共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上周,中科大发布了少年班录取名单。今年全国共录取48人,其中浙江12人,占了总数的1/4,是全国录取人数最多的省份。今后,我省还将积极走出去主动对接长三角相关高校,在招生计划、高校学科学位点建设及“双一流”建设、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等方面,继续争取更多更大支持。

 

协同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安徽是农业大省,优势明显。今年5月,省政府发布了《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我省农业部门还会同沪苏浙农业农村部门发起成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目前,这个联盟已拥有成员单位家。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还遴选出24个县(市、区)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第一批个主体参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省发改委长三角处相关人士表示,今后,我省将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

重点是推动每个县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年,全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亿元。

其实,农业合作只是长三角产业合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复,同意合肥市庐阳区创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庐阳区将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积极搭建九座城市金融科技领域的行业合作平台和交流平台。

省发改委长三角处相关人士透露,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今后,我省将优化稳定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争取在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协同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同时,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在各市选取1~2个园区作为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重点推动与沪苏浙产业合作、园区合作。省发改委还将牵头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完善推进机制,落实配套政策,明确年度任务,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方佳伟/文王蔚/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