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发展与安全统筹推进,以“1+11+N”举措,深入推动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转好。
全省“一盘棋”,高位推动开展整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信息化建设、防汛抗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安全生产督导调研,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别召开分管部门工作会议,研究道路交通、民爆、旅游、教育、水利、农业、民政福利机构、城市建设、商务、市场监管等行业领域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议题,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省人大、省政协结合各自职责,开展对相关工作的督导调研。省检察院就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主动对接省安委办。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后,省安委会及时印发《安徽省“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即1个总体实施方案;“11”,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的2个专题和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N”,即特种设备、油气管道、军工、民爆、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农村危房、水利、文化旅游、校园安全、民政服务机构、司法行政系统、自然资源领域、农机安全、商务领域、林业、电力安全等专项整治方案),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副省长担任组长的22个专项工作组,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考核巡查、约谈问责等8项工作制度。随后,省安委办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办公,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集体讨论研究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点对点”对事故起数增加、问题突出的地区、部门发出事故警示通报或提示函,做到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提醒,督促立行立改,对较大及以上事故多发地区开展约谈。截至目前,省安委办组织开展考核巡查、督查检查,发出事故通报20余次。《安徽省“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后,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各地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对本地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行研究部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组建工作专班,协调、督促、统筹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各有关部门召开党委(组)会、办公会等,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进活动开展。
在减税降费和大幅压缩非刚性支出的大背景下,省财政部门统筹安排资金,保障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省、市、县三级将安全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其中,省级应急管理专项工作经费由年的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在全国率先设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对省安全生产举报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举报奖励等支出予以保障。省财政厅加大对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安排省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省级概算投资2.69亿元。
经过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三年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高效保障,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年底,我省召开全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座谈会。会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乡镇层面上实现全域覆盖、资源整合、权责明晰、点面结合、上下联动、依责承接、运转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首先要解决工作机构、人员编制等问题。对此,宿州市萧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组织机构建设、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执法工作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思路、措施和目标任务。《意见》明确,要充实乡镇(园区)安全监管人员和力量,并保持相对稳定,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全生产执法中队)安全生产执法人员不少于5名,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关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每月赴生产一线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10个工作日以上,可按照规定享受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
合肥市肥西县以“在乡镇(园区)设立应急管理站”这一做法为突破口,年8月24日,该县印发《关于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的通知》,决定在全县14个乡镇(园区)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有工业聚集区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人数不少于6人;无工业聚集区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人数不少于5人。该县桃花镇于年9月8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设置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过抽调、招聘吸纳10名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精干力量。
农村地区一直是消防安全的“薄弱点”。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火灾防控水平,着力解决基层消防安全监管弱化、基础设施缺失和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亳州市等地创新打造“一镇一委一站”城乡基层火灾防控组织架构。具体做法是,每个乡镇(街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设立消防工作站,实现有策议事、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构建起“村—乡镇(街道)—县(区)—市”四级响应的工作格局,推动基层消防工作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基层消防组织和消防力量建设新突破。
在建强机构的同时,我省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年5月,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就加强全省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出台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建设,给予灾害信息员必要的经费保障。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均已建立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为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发挥关键作用。
六安市就加强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出台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灾害信息员A岗和B岗,多灾易灾地区适量增配。该市裕安区应急管理局自年开始,按每人每年元的标准向个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发放履职补助经费,建立灾害信息员年终考评制度。对考核结果优秀的灾害信息员,适当增发履职补助经费元至元;对不参加考核或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灾害信息员,减发元至元或停发。
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各地在物资保障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我省已建成以中央救灾物资合肥储备库为核心、15个省级代储库为补充、65个市县级区域为基础的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省、市、县三级储备的主要物资包含16个品种,共计余万件。《安徽省应急物资保障规划(—年)》明确,全省到年建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多元协同、反应迅速、智能高效的全过程多层次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合肥市组织专家排查矿山企业安全隐患。(资料图片)
铁腕治患,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间,我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出台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服务。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省安委会印发《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明确省经信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等9部门危化品安全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分工。省应急管理部门会同省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危险废物联合检查制度,两部门在依职责做好危险废物安全工作的同时,每年开展1次联合检查。与此同时,我省聚焦“一防三提升”,深入开展重大危险源督导检查、化工产业转移专项整治、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管控、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治理、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整治、油气长输管道专项治理、危险货物运输和废弃危化品专项治理等工作。
扎实推进矿山整顿关闭和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依法关闭非煤矿山座,其中,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53座,销号尾矿库76座,尾矿库数量减少39.6%。针对顶板管理、防治水、提升运输、通风防火等重点环节,组织专家开展深层次检查,完成单班入井30人以上及井深超米的地下矿山、边坡高度超米的露天矿山专家“会诊”工作,形成“一矿一策”。聚焦外包施工队伍安全薄弱环节,对全省有外包工程的65家地下矿山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各类问题处,作出行政处罚36.86万元,责令停产整顿7处,清退外包工程施工队伍16家。年以来,全省没有审批新建尾矿库项目,尾矿库数量只减不增。
在消防安全治理方面,我省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分年度推进消防车通道划线立牌,实行标志化管理。全省16个市出台消防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机制文件,常态化开展综合执法和集中行动,有效惩治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
截至10月,全省共排查隐患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处,已整改处,整改率93.7%;成立检查组20.6万余个,督导检查63.3万余次,检查单位万余家次,督导问题98.8万余个,行政处罚65.6万余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家,关闭取缔企业家,人被移送司法机关,约谈警示对象12.1万余个,联合惩戒对象个,出台制度措施项(省级80项、市级项、县级项),查找突出问题个(其中省级28个、市级个、县级个)。
为不让隐患和风险变成事故,夯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筑牢人民防线,我省以安全生产举报有奖制度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体制机制,提升举报奖励工作效能。《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出台以来,全省安全生产举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举报办理“4快1定”工作模式,即快速受理、快速分办、快速审核、定期审议、快速奖励。省安委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举报奖励工作协调审议会,由省安委会成员单位集体讨论研究举报奖励事宜,逐项逐类研究确定奖励金额。
年,全省共受理举报事项项,发放奖金.5万元,居全国第二位;年共受理各类举报事项项,发放奖金万元,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已受理举报事项项,发放奖金.67万元。
滁州市查处工程车、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
科技强安,打造智慧应急“大脑”
2月16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突然响起警报声。传感器回传数据显示,该市临淮路与东一环交叉口处的一个通信井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燃气管道可能发生泄漏。值班员立即向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出风险预警,该公司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抢修。从发现隐患到介入处置,前后不到25分钟。
通过对城市生命线的整体监测、动态体检、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合肥市形成了以场景化应用为依托、智慧防控为导向、创新驱动为内核、市场运作为抓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据了解,该市每天实时采集多亿条城市生命线数据,平均每月处置有效报警92.8起。较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前,该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
及时感知风险,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科技手段是关键。年9月,我省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智慧应急”试点建设省份。此后,该省聚焦“四化”导向,围绕“五能”目标,强力推进“智慧应急”试点建设,省政府印发的多个规划文件都将“智慧应急”纳入重点工程推进实施。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危化品、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率先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烟花爆竹仓储企业、油气输送管道监测预警系统及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统筹推进“6+N”重点领域应急系统建设,打通监测预警“神经末梢”。
5月11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气化车间渣锁斗检修作业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2万元。事故发生后,我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针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三类特殊作业,开发出基于安徽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特殊作业现场管控指派功能模块,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危化品企业特殊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特殊作业安全监管精准化水平得以提升。自该功能模块上线以来,累计对家次企业的次动火、次受限空间作业、次盲板抽堵作业开展现场管控,管控率达%。
通过采用云计算软件平台架构,融合GIS地图、数据分析等可视化应用,我省建设成面向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重点行业企业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包括一企一档、隐患排查、应急资源管理、烟花爆竹流向、安全风险管控等20个业务系统。截至目前,平台用户总数20余万个,共采集7.9万家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4.5万家企业的应急预案信息、11.5万条应急资源信息、92万条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我省积极推进智慧监管执法全覆盖,初步建成“互联网+执法”系统,大力实施安全监管移动执法,固化行政执法程序、内容和标准,实现执法工作网络化、工作管理流程化、审批审核规范化。目前,全省各级执法人员配备执法终端台,所有现场执法都可通过执法终端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共上传执法信息14.6万条。
我省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明查暗访,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做到严格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切实提高执法精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水平。(来源:安徽日报作者:丁继民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