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佳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市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十三五”以来,我市各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市县域经济依然面临经济总量较小、产业规模不够、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从皖北六市县域经济发展视角,剖析影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索提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方法路径。
一、宿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我市县域GDP实现.4亿元,比年增加.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年的57.4%提升至年的58.7%;同比增长9.2%,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同时高于全省县域GDP增速0.7个百分点。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较年增加元。年,萧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前20强。“十三五”以来,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GDP年均分别增长6.4%、9.1%、8.4%、8.0%,分别居皖北六市18县第13、2、4、8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县域经济三次产业规模与结构表现为:三次产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年.3亿元,增至年.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年.24亿元,增至年.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年.8元,增至年.8亿元。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年28.1:38.5:33.4调整为年16.8:32.1:48.1。一产比重下降1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下降11.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4.7个百分点。
(三)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年末,全市县域新登记市场主体数户,比年末新增户,年均新增.5户。全市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连跨五个百亿元台阶突破“七百亿元大关”,从年的.57亿元增加到年的.38亿元,年均增长14.4%,达到高于全市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年,全市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亿元,较年增长.7亿元,增长67.4%,增速较0年提高31.7个百分点。
(四)收入水平逐步提升。年,我市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比年提高1万元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万元,比年提高0.7万元左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1.5万元,比年提高0.6万元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年,我市县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1亿元,占全市比重为45.4%,比年提高34.3万元,占全市比重比年提高7.3个百分点,县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全市贡献比重逐年上升。
一、与皖北六市比较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年,我市仅萧县GDP突破亿大关,达到.2亿元,灵璧、泗县、砀山县GDP徘徊在左右,其中砀山仅.5亿,与萧县相差.7亿元。在皖北六市县域GDP排名中,总体位次靠后,萧县、灵璧县、泗县、砀山县总量分别位居全省6、13、15和17位,较年分别下滑2、3、1、4个位次。这反映了我市县域经济整体不强,且县域经济规模偏小,体量不大,发展不快问题突出。其次,我市各县三次产业结构在“十三五”期间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28.2:38.4:33.4调整为19.8:32.1:48.1,但与全省平均的7.8:41.0:51.2和全市平均的15.3:35.5:49.2相比,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一产比重依然偏高,二产、三产发展也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从皖北六市看,我市县域一产占比仅次于蚌埠市,居第2位,二产居第4位、三产居第3位,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绝大部分县目前仍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偏低,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优特点。
(二)县域城镇化率在皖北六市县域中发展不平衡,三个县未达到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皖北县域城镇化率最高的是砀山县,达到48.8%,仅有砀山一个县城镇化率超过皖北地区平均水平。但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