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洼村坐落在河口村东2.3公里处,距沛城18.5公里。
黄洼村是黄(江夏堂)、魏(大名堂)、李(陇西堂)、张(百忍堂)、王(三槐堂)五大家族组成的自然村。
早在多年前,黄氏从河口镇黄桥村迁来,因此处地势低,建村名黄洼。
民国元年,盗匪猖獗,民不聊生。为避匪患,黄洼周围的小村小张庄、小王庄、徐楼和枣园一齐迁入黄洼村。
黄洼村以魏氏人口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35%多。溯其源流,魏氏始祖是周朝周文王(姓姬)的15子,毕公高。封于毕,因之,改为姓毕。
其后裔毕公万,仕于晋,封于魏,姓又改为姓魏。七雄战国时代,魏斯建国,都“大名府”,为纪念先祖,其后人以“大名”为魏氏堂号。
魏氏祠堂魏氏迁来沛县,是在明朝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到现在的安徽省砀山县魏家寨定居。后因家庭不睦,其太祖母怒而率子徙居沛县魏老家。
黄洼村魏氏即其分支。
来黄洼村定居约有多年的历史。故有砀山县魏氏为“公魏”,沛县魏氏为“母魏”之说。
黄洼村有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远近闻名的喉科中医王景昌先生。先生祖籍安徽省萧县大王楼村。
20岁时,随全家人迁居沛县栖山镇行医。后来为黄洼村黄氏医病,结为朋友,又从栖山迁居黄洼村。
在栖山村,有一年,喉疾流行,危害人民。
先生全力抢救无效,方知自己医术不精。
因此求师访友,博览医学群书,痛下苦功,钻研医学技术,总结经验。
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景昌先生的医术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又结合医学理论、实践和经验,配治了“青黛散”、“金钥匙”和“八宝珍珠散”等,内服外敷的丸散药剂。对喉疾患者有“百医百效”之灵。
喉医王景昌的简历和医方
赵圈村赵姓,有女患喉疾。请来名医数人,但是医药无效,已到滴水难下,危在旦夕。赵家人痛哭不已。因慕先生名,派人驱车来请先生。
先生至,查看病情后,对赵家人说:”不用怕,此病好医”。
在场的众医,皆掩口窃笑其太狂。然而当一剂药服下后,不久,患者稍有感觉,想饮水了。几剂药服下后,患者病除。
萧县一妇人,讨饭为生,儿子患有喉疾,慕先生名来黄洼求医。
先生问明情况后,立即安排食宿并给予治疗。病医好后,医药费分文不取,临走时还送上盘费。
先生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先生医病,历来是排队就诊,因此,室内外秩序井然。
有一天,国民党一军医郑某率子求医时,要求先给其儿子看,遭先生婉言拒绝。
几十年来,黄洼村黄魏氏舍命救人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在沛县建立新政权,黄洼村王海修为该乡乡长。因为政权新建,仅3个人3支枪。
年春,盘踞在韩大楼的沛县国民党顽军张开岳部,和盘踞在南围子铜山县国民党顽军耿继勋部,联合来犯。在一个黎明前的黑夜,耿匪军突然包围了黄洼村。
王海修在紧急的情况下,知道力量悬殊太大,不能抵抗,决定分散人员,藏好枪支,翻墙跳到近邻黄步升家。
这时,黄步升已躲走了,家中只有其妻黄魏氏和孩子。王海修对她说明情况后,黄魏氏立即叫他藏到床下。
天已黎明,匪军进村逐户搜查。在查到黄魏氏家时,数名匪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对着黄魏氏的胸脯气势汹汹地说:“王海修藏在你家,交出来,不然就枪毙你。”孩子吓哭了。
但是黄魏氏面无惧色,拒不承认,匪军用枪托连续猛击黄魏氏腰部。
(网络配图)
黄魏氏宁死不屈服,匪军威逼无效,只好满屋搜查,并用刺刀往床下连捅数次,均无所获。
原来,王海修藏在床下,用四肢撑在床腿的横木上,躲避了这场血腥之灾。
黄魏氏逝世时,王海修亲自送来灵帐一幅,题词是“巾帼英模”,以感谢救命之恩。
(来源:《丰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