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朱温灭了秦宗权之后,封赏不断,心里那是特别美啊,再加上周遭也没什么太大的后顾之忧了,这样朱温觉得有必要去徐州前线巡视一番了。大帅要前来巡视前线的消息,很快就下达给了徐州的主帅朱珍,朱珍不敢怠慢,马上传令全军,军容风纪要抓紧,麻溜把内务搞一搞,别恶心巴拉的整的领导不高兴吃了瓜落。这本身不是啥大事儿,各部队也都在热火朝天搞内务,朱珍还是不放心,怕下边儿有人偷懒,又特地任命军候范权督查工作。范权是个较真的小伙儿,挨家挨户上门检查,也都没有出什么事儿,当检查到大将李唐宾的部将严郊这里出了点儿问题,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严郊这哥们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没太上心,没有达到领导的预期要求,这要搁别人身上,本身朱温也没到,时间还有,心平气和的大家讲两句沟通沟通也就罢了。但是范权这人太过于较真,狗仗人势,仗着自己是受朱珍的指派,把严郊一顿臭骂,那叫一个狗血淋头,严郊也生气啊,这搁谁也不能忍啊,但是人家势大,只能忍气吞声,送走了范权这尊瘟神,严郊马上去了李唐宾帐中告状,说范权仗着朱珍的势头仗势欺人,这年头打狗都不看主人了。听完了严郊一通添油加醋的说辞,使得本来就对朱珍有点儿意见的李堂兵当时就发了火。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即将发生冲突的两位男主,朱珍是徐州丰县人,这地方和朱温老家相距百里,这俩人也算半个老乡,少年时期朱珍和庞师古等人追随朱温起兵投奔黄巢,其后一直在朱温麾下,冲锋陷阵,东挡西杀,是朱温麾下头号战将。李唐宾一开始也是黄巢手下的人,但是是属于尚让一系,中和四年三月,尚让朱温决战尉氏门,李唐宾兵败投降,这哥们手里一条长矛,骁勇善战,是朱温麾下头号猛将。朱珍和李唐宾俩人互相看不上,谁也不服谁,在这之前双方就曾经有过比较大的矛盾,早在当年攻打郓州时候,朱珍作战不利退回濮州,未禀报就派人把汴州的家眷接了过去,这就犯了大忌讳,朱温一听这消息马上起了疑心,派人将朱珍家眷追回,后又派人去濮州召朱珍返回汴州,并由李唐宾接替朱珍。亏得这事儿让朱温谋士敬翔知道了,敬翔表示:“朱温带兵在外,犯了派人接家眷这种大忌讳,你现在把他召回来,还夺了他兵权,你这不是明摆着逼他造反么?”朱温一听恍然大明白啊,赶紧取消决定,并派人把传令的使者追了回来,但还是不怎么放心,就暗命李唐宾监视朱珍的一举一动。朱珍得知后,心情当然不会很好,晚上就召集部将到帐中喝酒解闷,李唐宾得知消息,怀疑朱珍起了异心,马上带十几名亲兵回汴州向朱温报告,当时城门守军以深夜城门以关为由,不放李堂兵出去,李唐宾也是个狠人斩将夺门而逃,连夜赶赴汴州。你看这事儿弄的,天大的误会啊,朱珍也麻溜单骑奔赴汴州,向朱温说明情况,朱温对这俩人都很爱惜,并不加罪,反而摆了一桌酒菜为两人和解,然后又命两人返回濮州。从这之后,这二人就结下了梁子,但是每次出兵,朱温还是让这俩人在一起搭伙,这也是朱温的用人之道,把两个不对付的人放在一起,两个人相互监督,相互防范,这俩人反叛的几率将大大的减小,这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也不太好使。就比如这次,本来也不是啥大事儿嘛,严郊内务不合格,挨了批评,也没受啥处分,放一般人身上稀里糊涂过去就得了,但是严郊就是不服气,严郊表示宝宝好委屈的说!所以就到了李唐宾这里反映情况,要是李唐宾跟朱珍也没梁子,指定也不能说什么,你严郊本来就有不对的地方,也怪不着别人要说你。但是偏偏李唐宾和朱珍结下了梁子,这一听就火了,李唐宾表示这指定是朱珍故意派人整自己,所以也压根没有核实情况,直接就跑去找朱珍干仗了!你想想作为前线主帅的朱珍能惯着这位莽撞人?俩人当场就干起来了,越吵越凶,越吵越凶,从眼前的事儿说起,以前的事儿也一件件全翻出来,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啊,俩人越吵火气越大,朱珍终于失去了理智。这是朱珍的帐中,李唐宾也是傻,人家地盘这么横干啥?朱珍一声令下直接把李唐宾绑了,然后顺手抽出兵刃亲手刺死李唐宾,狠狠的出了这口恶气。“乡亲们,冲动是魔鬼啊!”随着李唐宾软趴趴血淋淋的倒下,朱珍也冷静下来了,反应过来自己已经闯下了泼天大祸。李堂兵也不是一般人啊,那是朱温麾下头号猛将,深得宠爱,再加上李唐宾还是这次出征徐州的副帅,朱珍手中权力没法处决这一级别的将领。朱珍左思右想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诬陷李唐宾谋反,并以此为罪名派人向朱温禀报。当然朱珍也充分了解了自己一怒之下闯了多大的祸,他也怕朱温不原谅自己,于是又心生一计,朱温不是一向对谋士敬翔言听计从么?而且自己跟敬翔的关系搞得也不错,干脆找一找敬翔的门路,让敬翔帮着疏通疏通,说说好话。所以朱珍告诉使者先找敬翔禀告,然后再去禀告朱温。使者一路急奔,按照朱珍的交代,先找了敬翔并详细报告了此事儿,转告了朱珍想求他帮忙周旋的意愿。敬翔听完吓了一身的冷汗啊,只能满口答应,妥善安排了使者之后,又怕朱温听了盛怒之下处置不当引起朱珍的恐慌,所以对这事儿匿而不报,直到夜里,敬翔才去找了朱温,并把朱珍刺死李唐宾的事情向朱温做了详细汇报。朱温听完之后果然被气的暴跳如雷,当时就想命人前去徐州前线斩杀朱珍,敬翔赶紧拦住朱温,并反复陈明利害,详细谋划,朱温听后如梦初醒,但也不免大惊失色,连连告谢:“若非先生教我,或成大错!”次日,朱温召见使者,言称徐州前线的事儿自己已经全部知晓,李唐宾临阵叛逃,罪无可赦,对于朱珍将其斩首之事,表示完全可以理解,并命人将李唐宾留在汴州的家眷全部收监候审,好言将使者遣回,还亲自手书一封送往徐州前线,对朱珍是好言相慰。朱珍也彻底放心,安心备战。不久之后,朱温按照原计划从容赶赴徐州前线,行至萧县境内,朱珍率众将出城几十里迎接,朱温见朱珍来了,当即命人将其拿下,怒斥其先斩后奏,擅杀李唐宾之罪,随后命人斩杀朱珍。朱珍授首之时,徐州汴军数十位大将一起跪倒求情,朱温一怒之下掀了桌子:“唐宾被杀的时候你们咋不给他求情呢?!!”众将无言…就这样朱珍和李唐宾这两位在军中数一数二的大将尽数夭折,这让所有的汴军将士心中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汴军士气一下子变得低沉了起来,而徐州方面,却因祸得福士气大振,对于汴军的防守也更加的坚决,双方战事再次进入僵持阶段。同年十二月,淮南的孙儒从杨行密的手中夺取的常州,并攻下润州(江苏镇江),淮南战局对于孙儒而言十分有利,朱温担心孙儒将杨行密彻底击败后,对于自己入主淮南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徐州之战还没有彻底结束时,就排除了庞师古分兵十万渡过淮河,打着救援杨行密的名义去攻打孙儒。但是不成想淮南战役也十分不顺利,庞师古被孙儒杀的大败,反而杨行密趁机攻打孙儒,连战连捷,这时朱温又害怕杨行密将孙儒彻底打败,正好赶上孙儒有意求和,朱温也就趁机命庞师古撤离淮南战场。庞师古撤是撤回来了,但是连去带回,耗时多日,徒劳无功暂且不论,更是损兵折将,使得徐州之战更加艰难。然而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朱温最担心的事儿终于出现了,李克用派出了石君和率河东军赶赴徐州参战。Ps:因工作变动,更新时间修改为周一,周五,节假日尽量加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