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萧县龙泉寺刘印拍摄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初夏”就像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小青年。虽然春天的稚气未脱,但却开始了夏的热情和力量。
萧县庄里镇
我的“初夏”,正是一九七八前后的那几年。那个时候,在农村,最大的“热“是分田到户”,而我自己又有个“文学爱好热”。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广大农民突然有了自己的地,好像生活突然有了奔头,有了希望。买牛,买农具,买化肥,几乎把所有的家底都投到地里去了。可我不行,当时家里条件太差,没有耕种的条件,分到的二十多块大大小小的“自留地、荒地、承包地,只有靠铁楸、爪钩,一点一点的翻,一点一点的刨。加上当时我已经在村里当了担任一、二年级复式班的民办教师。(这样的老师是两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全部都是一个人教,没有一节空闲课,不能离开课堂半步。)所以,那些责任田,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一点一点地处理。因此大部分时间,只要一放学,我就要马上扛起锄头,在别人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却下地干活。顶着烈日,等干到快要到下午上课的时间,赶紧跑回家,三抓两口地吃一点饭,再赶紧往学校跑。然而,就是这般艰苦,也没影响当时初夏的那种“文学爱好热”。记得每天下地干活前,不论要带什么工具,我都不会忘了在挎包里装上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在这宝贵的时间里,我总是一边干活,一边构思着小说里的美好意境,什么时候想好了一段,就马上掏出笔和本子,把想好的赶紧写下来。也许是时代的馈赠吧,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竟然也写出了好几个短篇和中篇。像《有云彩儿的早晨》、《送》、《值得重视》、《西大院的复兴》等。其中以当时我们村发生的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青》,竟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十多万字。
萧县永堌水库王宇浩据此,也有了一段我的最难忘的“初夏故事”。记得当时也是在阳历的四月底,我在一本文学杂志上,被一篇小说《八百里行程》迷住了。仔细一看,作者竟是我们萧县文化局创作室的,叫张芹!情不自禁的,我就把自己当时刚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送》寄给了他。没想到,仅过两天,就收到了一封来自“萧县文化局创作室的信。打开一看,是张芹老师寄给我的几本杂志和他对我那篇小说《送》的极高评价以及热情鼓励,并且还告诉我:县里最近就要召开“文学创作会议”,他已为我完全补办好了参加会议的一切手续,让我尽快到文化局创作室面谈。
萧县帽山孙岩拍摄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农村小青年,突然收到这么大一个喜讯,当时激动得怎样,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就觉得当时在我的面前,又多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萧县岱湖孙岩拍摄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当时咱们萧县的很多名人名家,让我了解了一点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从那以后,他们从多方面帮助鼓励我一定要坚持创作,多出精品。尤其是张芹老师,真得把我这样一个农村小青年,当作了他的文友。只要他有了新的灵感构思,都会与我分享。一次,他为了创作一个剧本,断绝了所有联系,只身一人到黄口镇的一个旅馆,闭门谢客,专心写作。但是,他却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到黄口镇的红旗旅社去找他。一到地方,他就像大哥哥见了小弟弟一样,用手揽住我的肩膀,一直进入了他的写作间,一边询问着我的写作情况,一边介绍着他的剧本创作。那情景,那感觉,那滋味,至今仍觉温暖着心房。同期,还有创作室的张英和老师,徐金星老师等,都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
萧县胜利社区暗香拍摄虽然,后来的岁月让我辜负了他们的厚望,但我却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当年那“初夏”般的故事。(陈高裕)
编辑制作/晓晓
审核/萧县作家协会主办/萧县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