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拂晓报」
本报讯“以前自己种地,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地交给村里管,啥事不用问,还有租金拿,心里特别踏实。”8月13日,正在大棚里修剪葡萄的萧县庄里镇城阳村村民刘锦侠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城阳村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统一种、管、收、售等,实现了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双丰收”。
城阳村位于庄里镇中西部,远近闻名的倒流河穿村而过,原来生产方式单一,村民收入不高,集体经济薄弱。年4月,城阳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经批准成立萧县倒流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萧河”商标,党总支书记欧阳爱民担任董事长,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公司采用“党建引领+村企合一”的运营模式,托管村民土地亩,用于种植优质农作物、建设果蔬大棚,在全村形成了南北两大特色农业产业园。
“以前,大都是将土地交给‘能人’经营,村民拿租金,村集体挣点中介费。如今,村民将土地托管给村集体企业经营,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还能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欧阳爱民说,目前村里仅种植大棚芹菜就收入15万元。
为向土地要更大效益,城阳村还积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旅游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引导农户以土地、资产入股,通过“保底收入+二次分红”,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预计年底,全村托管土地面积将占总耕地面积的95%左右,村集体收入可达65万余元。
村民刘锦侠去年将家里5亩耕地以每亩每年元托管给村集体企业。“地里的活不要问了,老公和两个儿子都去外地打工,每人每月能挣三四千,我在村里的公司干活,每月还能拿多,加上土地托管费,一年下来,俺家收入有十七八万呢!”刘锦侠开心地说。
城阳村土地托管的成功经验,为庄里镇其他乡村提供了样板。据该镇党委书记杨文亚介绍,目前全镇8个村都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董事长的村集体企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托管、乡村振兴的“庄里模式”。
“庄里镇土地托管新模式是一种有益尝试,在全省也比较典型和领先。这种创新的理念和做法,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和乡村参与、受益,值得推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付子峰赵静)
编后:
萧县庄里镇将土地流转升级为土地托管,不单纯把土地简单“打包”给第三方,而是由村里成立公司、村党总支书记“挂帅”,进行统一而强有力经营,将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既降低了成本,防范了风险,让村民免除了后顾之忧,还可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
“庄里模式”是实现富民强村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村党总支书记领办企业,发挥基层组织党建引领“头羊”效应,对解放生产力、释放土地红利、壮大集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力地诠释了乡村振兴中“坚持党管乡村工作”和“组织振兴”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