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往事单县时楼镇时家庙村

编辑/朱秋霞

时家庙行政村下辖时家庙、王门楼、时庄、碱场坡、闫庄、烟堆6个自然村。年至年期间,成立时家庙初级社。年,成立时楼公社时家庙大队。年3月,撤社改乡,时家庙大队更名为时家庙行政村,归属时楼乡。年,合村并队,时家庙行政村和王门楼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归属时楼镇。

村名由来

时家庙村原名佛爷堂,陈氏所建。明崇祯年间,时氏建了时氏家庙,改名时家庙。

王门楼村明洪武四年(年)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有高大门楼,故以王门楼称村。

清末至民国期间,王门楼村建有高大寨墙,易守难攻,有“南挡徐州兵马、北挡金乡匪寇”之说。

时庄村据说,明末时期,时氏自今本乡东平楼迁此建村,取名时庄。

碱场坡村明成化年间(-),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有王、孟、吕等姓迁来,皆贫寒,碱土堆积,成大片碱地,故称碱场坡。

闫庄村明万历年间,闫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金乡县南三里,后迁此建村,因闫氏较多,故起名闫庄。

另一说:明洪武三年(公元年),闫氏老人高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屋迁至金乡县高家窑村,大约居住20余年,因家境贫寒讨饭往南而走,一路行至单县东北烟堆村小庙处饥饿晕倒,被有前烟堆村民抬回家中营救,后在烟堆西边修楼村旁安居,取名闫庄村。

烟堆村明成化年间(-),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于堆,且地势低洼,常被水淹,初名淹堆。后人改称烟堆。

另一说:据《王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三年(公元年),王氏始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大槐树迁至河南省虞城县定居,取村名王烟堆,置地几十顷,在开封、商丘、虞城等地皆有商铺。明永乐四年(公元年)二祖兄弟三人,因三弟年幼随一世祖留居虞城老家,长次二兄迁至单县东北乡居住,村庄仍沿用旧名至今。后长兄留居烟堆,置地百余顷。次兄迁往金乡县城南洪福寺王庄。

村庄古迹

时氏祠堂单县时氏家庙“创祠于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六日,落成于崇祯八年十月朔有四日。”时氏宗祠在明末之前位于终兴北常集,碑记云“因北常□□□□前堂后寝□□周垣戟门立焉”。

据历史文献记载,时氏祖先早在殷商时期就繁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处——时邑(今单县一带)。因时氏得姓始祖封地时邑在单县境内,所以单县是时氏发源地。据时姓氏根源考证,全国时氏是一家。单邑时氏家谱系10余万人。单县本地时氏人口达6万人,是全国时氏最多的县。

明崇祯二年(公元年),时氏先人时养性公率时氏众亲族人在村东修建时氏祠堂,用地10.5亩,建设大殿三间,后陆续增建东西厢房各三间,影璧墙一处,二殿三间,大门楼一座,门上方横匾,上写“时氏家祠”,为天蓝底色,锍琻大字。大门楼外西侧竖有十米多高的大旗杆一根,祠堂周围筑高墙,院内栽松柏,郁郁葱葱,静谧庄重。

明崇祯八年,祠堂落成后,刻《单父时氏宗祠记》碑,以纪念,石碑(现存正殿之间)。

年3月1日,时氏祠堂被命名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年,经菏泽市文教局批示,时家庙家祠为红色教育基地。

年元旦,由时耀华、时维运、时维保、时圣才、时针、时圣飞、时启献等组织联络各地时氏族人,成立单邑时氏宗亲会,并筹建修庙续谱理事会。

年4月1日,在时家庙举行了修庙续谱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启动大会,县委、县政府领导亲临大会讲话,对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给予大力支持,遂拨修缮文物资金十万元。

年11月,三间家庙老殿修缮完毕;年12月中殿、大门落成;年后院、东西厢房建磬,又增设院墙,修复古碑,刻立新碑,添置神龛、家具,绿化美化等等。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8米的家庙院落告成。院东祖地计划筹建时氏文化广场。整座家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古朴典雅,雄浑庄重,重现时氏祠堂昔日辉煌。

村庄往事

抗战时期年,时家庙村就成立了地下党小组,组织和发动群众抗日,单县早期革命的先行人杨作磊、时念忠、高文甫都在时家庙秘密开展过活动。在党的领导下,时家庙村群众抗日觉悟提高,成立了农救会、儿童团、抗日自卫团等群众组织。

“年之前,曹马、黄堆、曹庄、王寨、曹庄、田老家、时家庙、张堂以及终兴集、王小庄一带就有抗日自卫团队。”——《中共单县地方史》

年日寇侵占单县,中共鲁西南工委、苏鲁豫皖特委、湖西地委机关及党的领导人罗荣桓、郭洪涛、潘复生、李贞乾、郭影秋等均在时家庙召开多次会议,时家庙群众送米送面,并在村外以干农活为幌子站岗放哨。

抗战期间,九团、十团、十一团都曾在时家庙设立过作战指挥部。

年8月23日,中共曹芳工委和曹芳抗日办事处在时家庙召开成立大会。专署李贞乾专员、军分区郭影秋副司令员亲临大会祝贺。

年,在时家庙祠堂大院内,成立了抗日小学。

年12月,日军集结万余日伪军对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抗日根据地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为保存实力党政机关从时家庙转移。日军把时氏祠堂院墙西配房全部拆除,建筑材料都建了碉堡。

年7月,曹芳抗日办事处与金乡县南部5个区合并,建立金曹县抗日县政府,隶属晋冀鲁豫二十一专署,驻地在单东北黄堆、时家庙一带,辖9个抗日区公所。

年1月13日湖西地委确定单县曹马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团试点区。地委建团试点工作队在时家庙、谢楼等3个村搞试点,建立了湖西区最早的3个农村团支部。

年2月10日,单县县委在时家庙召开南下干部动员大会,单县有名干部南下。时家庙是湖西地区单县南下干部出发地。

打草鞋年前后,在冬天农闲时节,烟堆村为增加集体收入,各生产队都组织社员编草鞋卖,草鞋的鞋帮是用芦苇毛绒编成的,底子是木头做的,木头底离地高隔凉气,里面再填上麦秸,冬天下大雪穿上这种草鞋格外暖和,还能防备雪化了湿了鞋。制作工艺流程:先把木头锯成6公分的木板,然后根据鞋尺寸的大小拉成所需长短,底部锯豁口、砍上牙,防止打滑,再在周围开上小槽,钻上一些小眼,穿上纡子,(纡子是麻匹子系在腿上用手搓的细绳),把苇毛绒子用水喷湿润待用。在昏黄的油灯下,满屋子的人手巧的编,手笨的就打下手,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天天干到很晚才回家。烟堆村打的草鞋既暖和又合脚,每次赶集都销售一空。烟堆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着生活面貌。

纺棉织布纺棉织布做鞋子是旧时农村妇女都会干的活。集体时期,妇女们白天在队里干一天活,晚上在煤油灯下就用黍秸杆搓好棉条,支起棉车子纺棉。

纺棉也是需要技术的,没干过的新手常常断线,粗细不匀,织出来的布不光滑。一手摇着棉车子,一手拿着棉条在锭子抽线,一根又细又长的白线徐徐而出,一个棉穗子纺好需要几个小时,攒够一匹布的量断断续续需要很长时间。农村妇女整天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

到了织布的时候,需要好几位妇女一起动手经线、拐线、螺线、浆线、刷线等活计,把经好的线在面汤里浸一下,晾干后有点发硬叫浆线,利用竹蔑子插柱,把柱插满,接着刷线,把粘在一起的棉线用笞帚刷子刷开,架上机子就可以织布了,织布的时候脚手协调一致,脚蹬一下踏板,手扔一下梭子,“脚踏莲花板、手打莲花落”,经纬交织、来回穿梭,想要什么样的花布就买什么样的颜色放在缸里染线,织成的被面有“火车道”,包袱里有“豆腐块”,织布除解决自家的穿衣外,还把多余的布拿到集上去卖钱,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历史,古老的织布手艺也濒临失传。

资料收集:时维云杨成桂王庆华

附:时姓起源及先祖

时(shí、chí)姓,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约六十七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05%。

时姓源于子姓,出自周朝初期宋国大夫来的封地,即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处——时邑(今山东单县),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时氏,子姓,出于殷。”公元前年,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周朝后,其子成王姬诵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商丘,建立了宋国,爵位为“公”。

微子启之嫡子伯,早逝。伯之长子腯承继了殷姓、子姓,以及殷姓、子姓的祭祀权,被分封为卿大夫,留在了国都。次子(别子)来被分封为卿大夫,采食于时邑,其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始姓时。

先秦时期,时姓主要活动在今河南、山东一带。

周郝王二十九年(公元前年),齐国灭宋国,时邑归齐。

时氏先祖

时来生于殷商末期,宋国大夫,商汤支庶。晋代古谱《时氏宗谱·传家宝录》载,“宋公子来,启公之孙,采食于时,因地受姓,始姓时。”

公元前年,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爵位为公。周王朝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微子启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微子启仁贤,殷商遗民都很爱戴他。约公元前年,微子寿终,葬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后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的嫡子伯先于他去世,有两个孙子腯和来。按照商朝的世袭制“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宋国国君便由微子启之弟仲衍继位,是为宋微仲,而腯和来只能承继父亲伯的“公子”称号。

宋微仲按照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将公子腯和公子来封为卿大夫。公子腯承继了相对重要的殷姓祭祀权,留在国都主持对殷商历代君主的祭祀大典。公子来则远离国都,来到了一个叫做“时”的地方。

据史载,时邑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以及安徽省四省八县交界处,具体位置大致在今山东省单县境内。

当时的单县是宋国的一个小镇,古称单父,因系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夏商为单父邑,周归宋国。

五帝后期,唐虞治理天下,单邑物产丰富、人口繁茂。

单父与宋国都商丘之间是一片汪洋,古称孟渚泽。宋国东北边境(今山东省单县时楼镇、张集镇)有两个邻国,一个是极国,一个是萧国。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是鲁国的附庸;萧国(今安徽萧县城北面5公里的圣泉乡欧村西北,由于处于黄河泛滥区,经过几千年的黄河泛滥冲击和沉淀,已被全部埋于地下)初为亲商的嬴姓方国,后归服周朝。

极国、萧国之间有一块方圆不过50平方公里的小邑,名为时。

宋微仲分封来到时地“食采邑”,只允许收取食邑的租赋,剥夺了其卿大夫应享有的军事和财政大权。

来恪守着周礼,示范百姓,上达天听。时邑在来的治理下,男耕女织,桑麻满圃。来因地受姓,其后裔以时为姓,时来成为时姓的得姓始祖。

秦末战乱,时来的后人时桂迁居甘肃临洮,时邑作为地名成为历史,在当地生活的时姓族人也所剩无几。

魏晋时期,时桂之裔孙时浒率两个儿子迁居古彭城后,距离故乡越来越近,故土难离,他们又纷纷迁回古时邑,在菏泽、聊城等地定居下来。现在,仅菏泽单县的单邑时氏谱系,时氏人口就达十万之众。

时子(前年—前年),名农,号博昌。据《通志·氏族略》载,时子是战国时齐国著书的贤人。时子自幼接受墨家思想,博闻强记,把墨家思想烂熟于心,并且身体力行,成为墨家学说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渐渐地他的周围聚集起了很多优秀人才,时博昌因而成为时邑方圆百里墨家私学的首领。

公元前年,时博昌为宣传墨家的主张,接受齐威王的邀请,入稷下学宫任巨子。

时博昌经历齐威王和齐宣王两代,做了四十年的巨子,是齐国有名的贤人。公元前年,功成身退,返回自己的家乡时邑,著书立说兼管理家族事务。

孟子与时子虽然学派不同,但二人互相欣赏、相互敬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前年,时子寿终正寝。据说时子留下了很多著作,遗憾的是,其所有作品在秦朝“焚书坑儒”时被付之一炬,他的事迹也随着烟灰化为乌有。

时桂(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字秋魁。从始祖时来分封到时邑,到时桂出生,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八百多年,时氏的祭祀权传到了时桂的手中。

(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楚汉战争期间,百姓为了活命纷纷逃离家园,隐居山林避难,逃不出去的不是被抓去充军,就是被当作奸细杀头。为避免覆宗灭祀,时邑先人强烈恳请宗子时桂出外避难,为时姓保留一袭血脉。时桂只得离开家乡时邑,一路向西,历尽艰辛,最后来到陇西临洮皋兰山隐居。

在《时氏家谱》的记载中,还有另一种说法。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年)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田荣在齐地起兵反楚,自立为齐王。于是,项羽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

时氏族人钦佩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出动八百男丁倾力助项羽作战。为避免在战争中遭受灭族之灾,全族公议,让掌握祭祀权的长房长子时桂躲避外地,为时氏留下一条血脉。时桂背负全族老幼的希望,迁居甘肃陇西,避乱居于皋兰山。

时桂来到皋兰山后,与当地一高氏女子结为夫妻。时桂一生积德行善,修桥补路、乐善好施,做了很多善事,备受时人尊敬。汉景帝庚寅年(公元),八十岁高龄始受朝封,恩赐选举。时桂开陇西时氏之先河,被陇西时氏尊为始祖。

资料提供:单邑时氏宗亲理事会时维保时启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