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安徽萧县书画闯出乡村振兴大产

挽袖、研墨、调色、挥毫……不多时,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便都跃然纸上。4月23日,宿州市萧县刘套镇,这里正在举行农民书画家笔会,数十位农民书画家激情满怀,现场挥毫泼墨、点染丹青。以笔会友、切磋技艺,像这样的活动,在这里每年都要上演很多场。

刘套镇农民书画家笔会

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其中既有学龄儿童,也有耄耋老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写字画画;农忙下田务农,农闲写字画画,这就是萧县刘套镇大多数群众的生活状态。走在刘套镇的大街上,各类书画装裱门脸随处可见,谈书论画声时有耳闻,“家中无字画,不算刘套人”几乎成了共识。

一个不足5万人口的小乡镇,掂起毛笔从事书画艺术的超过千人,放在全国也实为罕见。

现场即兴作画

人人拿画笔、人人论书画。萧县书画氛围为何这般浓厚?

追本溯源,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萧县书画就已孕育雏形。到了明清确立“龙城画派”的地位,现当代更是涌现出了王子云、刘开渠、王清芳、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等一批大师级书画艺术家。

年,萧县建立全国首个县级书画研究院。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年凭借农民书画被文旅部评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传承至今,萧县民间习书作画蔚然成风。

书画之盛,盛在民风。当前,刘套镇现有书画会员多名。其中,书协、美协会员10人,安徽省书协、美协会员50余名,不定期举办各类书画展、画展、笔会,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举办5-10期农民书画艺术培训班,组织中小学生、妇女爱好者参加书画活动,增强发展后劲,现已做到村村都有书画能手。而萧县籍画家遍存全国,全县擅长丹青者达4万多人,书画骨干人才多人,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

中书协会员、农民书画家陆朝文接受媒体采访

“萧县书画领域走上良性循环发展,已经形成了孩童从小习字学画、中青年专业作画、老年退休研习字画的浓厚氛围。同时,全县也形成了以书画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通过销售书画,扩大了艺术普及面,也增加了很多人的收入。”萧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坤说,萧县从书画文化入手,将书画艺术融入市场经济,带动了创作、培训、装裱、交易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

产业兴、乡风美,乡村振兴正当时。据不完全统计,萧县每年书画市场交易约8万件(幅),实现收入近5千万元。加上画家本人单独售画等,每年总销售收入在1.5亿元以上。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借助书画产业,为乡村发展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邹传科)

编辑:章宜

作者/来源: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