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痤疮最好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赛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比赛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情侣跑和家庭跑五个竞赛项目,吸引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万名爱好者及运动员参加(黄宗治/摄)
本刊记者梁伟
年11月10日,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南京马拉松赛、南昌马拉松赛、重庆马拉松赛、桂林马拉松赛、铜陵马拉松赛、丹江口马拉松赛……几十万的长跑爱好者这一天都在奔跑。毫无疑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爱上了马拉松。
公元前年,雅典击败波斯,为了报捷,士兵菲迪皮茨一路狂奔穿过马拉松平原,到达终点后便因体力不支而倒地离世。他生命中这最后的42.公里,也成为计入历史的数字。年首届奥运会将这个史事设立为一个比赛项目,并最终定名为“马拉松”。时至今日,马拉松比赛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马拉松自诞生之初,就有着很高的参与门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年,中国在北京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随后,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相继出现。即使赛事增多,但马拉松在中国依旧还是一个小众体育项目,参与者寥寥。年全国举办13场马拉松赛,年增长到22场,年为32场,年达到45场,年举办51场,那些年,马拉松赛在中国仅仅以年增长约10场的速度递进,在有些专家看来,这个速度已经是飞速蹿升。但是要知道年在美国,全年的全程马拉松赛已经达到了场。
马拉松赛在中国的转折发生在年年末,当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中国田径协会随之作出响应,在年年初宣布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并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马拉松的发展。以往地方想要举办大规模赛事,需要从市体育局到省体育局再到国家体育局层层上报。田协“松绑”之后,只要地方政府批准,赛事即可马上开展。国家层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当地政府联合市体育局纷纷研究参与,一时间马拉松赛事的增长迎来井喷。
年,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达到场,参赛人数首次超过百万;年中国一共有场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达到万;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人以上规模)达场,参赛人次近万;年全国举办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共场……按照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发展目标,到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将超过场。
“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作为大众体育,马拉松具有参众广、普及率高、场面气氛热烈等特点,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同时能够拉动相关文旅产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最佳选项之一。因此,举办城市普遍希望借由马拉松赛事,激发城市内在活力,打造城市名片。在区域化战略和城市营销的促进下,越来越多城市想要递出这张名片,通过举办像马拉松这样的大众体育赛事来提高地方政府影响力、拉动经济发展,为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引入绿色消费、开展精准扶贫打开空间。
城市有梦想,但梦想不能脱离实际,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于让马拉松回归“认识一座城市的最美速度”的初心。
他们,追求的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只是将跑马拉松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只有经历过马拉松的人,才能切身体会这项运动带来的独特魅力。爱上跑马拉松的缘由很简单,他的魅力正在于场地的开放,对于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无论你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一起奔跑。
因为距离很长,跑马拉松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一个人要攻坚一段异常持久的耐力战,可想而知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很多跑者看来,成功完成一场马拉松所带来的成就感不亚于任何一种喜悦,这是一项挑战自我极限的运动。通过这项运动,很多人开始注重相关知识和身体锻炼的技巧;通过这个圈子,很多人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跑友之间互相结伴,约一场赛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甚至成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任耀跑出一条阳光大道
或许,任耀就是“马拉松精神”最好的诠释。
不少人认识任耀是缘于一张网络上的照片:在年安徽池州国际马拉松赛上,一位埃塞俄比亚女选手给身旁的残疾中国小伙递上一杯水。于是乎,网友便称:这就是马拉松精神!
“我觉得上天只夺走了我的双手,却没有带走我的生命,留我在人间肯定有更好的安排。通过战胜身体残疾,我的内心要变得强大,要去战胜外面世界的客观因素,让自己勇敢地走出来。”任耀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去感染周围的人,告诉他们遇到困难不要逃避。告诉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迷茫、遇到困难退缩的人们,希望他们能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在黑暗中努力奔跑,总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任耀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矿工。8岁那年,任耀和几个小伙伴玩耍时双手不小心碰到墙头边的变压器,在高强度的电流下,他永远失去了两个小臂。“我记得我做手术的时候,妈妈哭得很厉害,可能当时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在艰难困苦中,任耀学会了用大臂刷牙、吃饭,甚至系鞋带。他不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初中毕业后,任耀便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时我认为一个男人不能一辈子靠家里。”年受北京申奥成功的鼓舞,原本就喜欢跑步的任耀开始练长跑,启蒙教练是一个中学老师。正常人在跑步的时候要靠摆动双臂来保持平衡,而任耀只能靠摆动两个大臂来维持平稳。“刚开始练的时候,教练说我的速度不好,速度不好就多跑呗!”任耀不怕吃苦,每天早上五点从自己七八平方米的出租屋中起来,简单的洗漱后便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体育场进行练习。米的操场,他能跑70多圈。
年,任耀在安徽省残疾人运动会上摘得1米和0米两项金牌,并开始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不错的排名。练了两年中长跑之后,任耀渴望挑战更有难度的马拉松,“和同属于T46级的其他残疾人运动员相比,我必须选择最难的项目马拉松,才能更容易出成绩。”任耀说。
最初练马拉松的时候,任耀没有教练,靠的是从网上和书上学来的训练法。
任耀说:“马拉松是所有体育运动中体力消耗最大,也是最磨练一个人意志的一个项目,对于一个初跑者,一定要循序渐进,建议你先从5公里或者10公里慢跑开始,然后每天至少跑10公里,经过数月锻炼,再冲击15公里或20公里,几个月后再跑半程马拉松或者30公里,最后再冲击全程。”
练了一段时间之后,任耀开始四处拜师求学,天生有韧性的他并不觉得高强度的训练是一件苦事情,那些磨出的水泡和被血水浸湿的袜子在他看来都再平常不过。“训练的时候,我让教练用摩托车拉着我跑,即使指甲掉了我也忍着。积累跑量的时候,我自己出去跑公路,没带钱就用河水润嗓子。”
年的北京马拉松上,任耀作为2.5万名运动员中唯一的肢残运动员,以2小时49分12秒的成绩夺得第名。
年上海马拉松赛、年郑开马拉松赛、年贵州黔东南公里挑战赛、南宁国际马拉松赛……各项赛事上无不留下了任耀奔跑的身影,就这样,任耀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路向前。
北京时间年11月10日,第37届雅典马拉松赛开赛。大赛吸引了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万名选手参加,其中包括专业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任耀作为组委会特邀选手,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去马拉松运动发源地感受马拉松精神。
航班从上海出发,途经多哈转机,任耀第一次经历长达40个小时的远途飞行。对于普通人来说,长途飞行已是疲惫不堪,对于任耀来说,则更难。“起飞后不久,我胳膊截肢面的神经就痛得厉害。雅典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因为组委会给订的航班时间很紧张,根本就没有倒时差的时间。”
雅典马拉松赛以马拉松市为起点,雅典帕纳辛纳克斯体育场为终点,有三分之二路段是被松树和橄榄树覆盖的郊区,风景优美。但因为赛程起伏大、弯道多,它也是世界上最艰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比赛当天,雅典又下雨,天气特别寒冷,但是任耀所跑之处,耳边都会响起“中国加油!”的声音,激励着他跑向终点。
忍痛到达终点,虽然脚底硕大的水泡让他痛苦不堪,但任耀的毅力和勇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素不相识的外国友人纷纷上前拥抱坐在地上的他,他赢得了全场的欢呼和掌声。任耀说奔跑使他快乐和坚强,作为一名中国人,他希望在比赛中展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遇到困难不要放弃的勇气。
“之前,跑步是我的爱情,一个人一双鞋一条路,坚强跑下去。艰辛和汗水,筑成了坚强的堡垒,希望能在42.公里的赛道上展现出不平凡的人生。之后,希望有一个三观吻合的姑娘,带上鞋,一起跑下去。”任耀说。
刘庆红跑进伦敦世锦赛
长久以来,中国竞技体育走的都是专业化的精英路线,从体校到省市队再到国家队,夺取冠军和参加奥运会,似乎一直都是专业运动员才能够触碰到的巅峰。然而在年,在马拉松的赛场上,终于有一位业余选手创造了历史。
在年的伦敦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赛场上,21岁的中国选手刘庆红用时2小时52分21秒,跑完了42.公里的距离。虽然仅仅名列第65位,但这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大一学生书写了中国体育史上的奇迹,她也成为无数跑马爱好者的偶像。
要知道,一年之前,刘庆红的身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运动员,跑过最长的距离是半程马拉松赛。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她成为第一个代表中国队跑进世界大赛的业余选手。
她从初中开始练习长跑,主攻0米。年她第一次接触马拉松,对这个在别人眼里看来十分艰苦的运动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同大多数校园里走出的学生运动员一样,高中毕业后刘庆红选择依靠体育特长报考大学。年她第一次报考北大,因为文化课分数不达标未能被录取。“那段时间我特别低落,训练提不起劲头,怎么练也练不动,成绩直线下降,压力巨大,我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那是我人生的低谷,”刘庆红回忆说。决定复读的她开始通过参加半程马拉松赛调整状态。没想到的是,走出训练场的她在水泥路上找回了奔跑的快乐。
“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它完全不同于我在训练场上的感觉,我不仅不觉得累,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从此我爱上了城市马拉松。只要训练累了,我就会出去跑跑半马。”刘庆红说。
年,作为体育特长生,刘庆红被北京大学录取,当年10月,她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这是第一次有学生代表北大参加马拉松比赛。开跑前,她在场上看到不少黑人运动员的身影,猛地一下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好像有些特殊”——北大代表。刘庆红预感到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不可能是玩玩那么简单了。
开跑半个小时,刘庆红在跑出几公里后四处张望,却怎么也找不着陪跑的人。跑道两旁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但她“一个人都不认识”。要知道在这之前,她只跑过半程马拉松,少了一半距离,意味着少跑至少21公里。比赛到10公里时,因为跑鞋磨脚,刘庆红感到每一步落脚都像是“踩在刀尖上”;35公里时,她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表盘上“没有时间,没有距离”,刘庆红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迷了路。
“我都不明白我当时是什么心理,可能当时觉得自己已经跑了10公里了,怎么也得把它跑完。但是现在想的话,这不是傻吗?才跑了十公里都疼成这样那后面咋过呀?”比赛结束后她回忆。
出人意料的是,刘庆红以2小时43分的成绩名列第13位,在她身前的12位选手中,除了以长跑著称的非洲运动员,只有一个郑芝玲,当时中国国家队的队员。而她的这个成绩居然达到了中国田径协会伦敦田径世锦赛的选拔标准。
更让刘庆红惊喜的是,由于此后再没有其他选手达标,只跑过一场全马的她居然神奇地拿到了伦敦世锦赛的“入场券”。年6月27日,北大的暑假刚开始3天,刘庆红跑到了烟台旅游。她突然接到了教练的召回电话,要求她马上从烟台赶回北京,跟国家队队员一起备战8月的世锦赛。这一个月的集训让刘庆红累得有些吃不消。
凌晨四点起床,每天40多公里的跑量,是学校训练的数倍,跑完速度接着练素质,高强度的训练让刘庆红每天一有时间就睡得天昏地暗,有时连饭也忘记了吃。但是这一个月的集训也让她收获颇丰,不但提升了训练的自主性,在技术动作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就这样,刘庆红到了伦敦,因为吃不惯西餐,很多时候只能简单地吃些水果、牛奶、面包,状态不是特别好,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她又开始担忧,特别害怕自己跑成最后一名。她忐忑地站在了赛场上,突如其来的胃痛和岔气让比赛格外艰难。难受时,她就在心理默默警告自己——“晕过去就是退赛”,无论如何也要抗住。等到疼痛稍微缓解,她发现自己身后没有一个身影,又开始担忧自己成了最后一名。
刘庆红始终盯着前方,终于在拐弯时看到了另一名选手。对方跑得不快,她心想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不当最后一名”的机会,使劲超过了对方。紧接着,在体力不支的最后10公里,她一连超了4个人,从69名变成了65名。
她最后的成绩是2小时52分21秒,这跟专业运动员相比还有一些距离。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她在场上很容易地识别出了专属于她的啦啦队和加油声——不仅有北大人的集体组织,还有很多业余跑者特地赶来。从赛前的留言到场上的呐喊,这样的优待让她受宠若惊。
因为运动特长,让刘庆红走进了大学,因为马拉松,让她走向了世界。在北大,刘庆红攻读的专业是法律,她的职业规划是当一名律师,而马拉松为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说:“在北大,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跑步,跑步也成了我与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可以代表中国的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赛场上。”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