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如果说“意境”是花鸟画独步艺林的关键词,那么“格调”便是其突围和生长的题中要义。当年,徐渭、八大、石涛用勇气和才情冲破小写意花鸟温文尔雅、柔美秀润的枷锁,用热情豪放、奔肆不羁的画风取而代之。从此,花鸟画由着重刻画“意境”的小写意,逐渐向着重推崇“格调”的大写意转变。这一法度悠游一派,尤其是其中的八大成为当代画者刘石艺遥远的精神导师。一如八大,石艺亦长于墨荷。极简的笔墨既有传统留白的意蕴,又有某种现代艺术的品格。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好比眼前这幅荷,物象占据画面边角位置,其间以修长的荷柄承接,此外便是一鸟象,大片虚白,干净至极。这些空白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似乎时间已然凝固,荷塘中另有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荷叶形象单纯至极,简练至极,或点虱、或泼写,绝少画叶脉,也没有复杂的空间变化,只是一笔笔写去,万豪齐发,干湿浓淡一任自然。近处的三两片居然是近乎于浓郁的墨色团块,这种抽象的表达,内隐着一股雄浑的张力,那是骄阳下荷叶与暑热的抗争,因此墨团般的荷叶,呈现出内敛而富有耐力的姿态。荷柄的线条似不着力,但中侧锋之间变化自如,弹性十足,墨色变化自然而细微。左侧独独一杆,亭亭且直,往上游走之势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孤傲,而右侧水鸟呈俯冲之势,由此,一上一下拨动出画面的气韵,也点染出某种生动灵妙的境界。水鸟身形玲珑,却爆发出难得的彪悍,它绝不从属于“鸟语花香”的序列,它生猛有志,瞬间打破荷塘的宁静,一场“厮杀”即将开启。静和动无缝切换,看似极简的野逸,背后却有惊险放旷的戏剧冲突。如此种种“有意味的形式”,似乎可以用美学理论中的“陌生化”来解释:画家有意识地使创作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观者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所以这种具有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艺术处理方式,势必会为观者带来新奇美妙的艺术体验。类似的审美体验,观者在三百多年前的朱耷作品中也有所感受。而几个世纪后,刘石艺在花鸟画的格调上遥遥呼应着前辈先贤的美学追求,他用洗练的艺术语言,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恣纵奇古的审美时空。文\书画评论家刘冉丁酉年于姑苏金鸡湖畔石艺墨荷作品欣赏艺术家简介石艺原名刘学习字永坤号石艺年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现居北京受聘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任萧龙士书画院院长中国笔墨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研究院杨长喜山水工作室画家作品风格他擅长中国大写意花鸟,继承明清以来文人画的优秀传统,其作品以书如画、气势磅礴、水墨淋漓、自然天成,章法独具匠心、自成一体。其画法初学齐白石、吴昌硕,后又以青藤、八大为风范,故其作品有较高的格调和品位。石艺作品以墨荷和墨牡丹为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趣味横生。展览获奖其作品先后在南京、上海、深圳、香港、日本、韩国及北京军事历史博物馆展出,有数十幅作品被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高等院校和美术馆收藏。年安徽省电视台《走进画乡》栏目组中作了专题报道“石艺花鸟艺术”,年又在CCTV4和CCTV7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大众科技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出版有《石艺花鸟集》《石艺水墨精品集》《石艺画荷》等多部个人作品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