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两周年之际,本报推出专版文章,展示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新实践与取得的新成果。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中共合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用包公精神铁腕治污、用愚公精神久久为功,加快打造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生态名城。
推进综合治理,努力绘就一幅城湖和谐壮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我们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做好“绿链式”保护,避免“铁桶式”开发,全湖平均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近两年未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
坚持系统治理。巢湖问题表面看在“湖里”,根子在“湖外”;表面看在“地上”,根子在“地下”;表面看在“水”,根子在“人”。坚持统筹兼顾而不顾此失彼,实施“三个优先”: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累计治理入湖河道及其支流河道52条、公里,“一河一策”治理4条入湖重污染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投资近60亿元建成平方公里的环湖十大湿地,修复恢复湿地43平方公里,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环湖所有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争取不让一滴未处理的污水流入巢湖。全面实施巢湖禁捕退捕,环湖1公里范围内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由“零增长”到“负增长”。
坚持工程治理。累计投入超亿元,接续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入选国家首批修复工程。筑牢防洪、泄洪、排洪、蓄洪工程体系,十八联圩生态蓄洪区(四期、五期)纳入国务院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范畴。优化巢湖水位调蓄机制,保持合理水位,让更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水清岸绿、鸟翔鱼跃的美丽景象正在呈现。加快完善巢湖岸边配套设施,重点解决好8件事:哪里能停车、哪里有厕所、哪里有帐篷、哪里有椅子、哪里能充电、哪里能买到饮料、哪里能放垃圾、遛狗不牵绳谁来管,努力实现环境保护标准与市民感受标准相统一,让市民充分享用巢湖这个“家门口最好的生态产品”。
坚持依法治理。实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完善湿地资源管控、监测评价等制度规定,对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以法治刚性保障巢湖综合治理。年以来,中央和国家及省级督察检查共交办涉巢湖问题个,已整改个,正在推进整改29个。
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一批低碳绿色产业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发展不走新路,巢湖治理就没有出路。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发展“含科量”“含新量”“含绿量”。年,合肥单位GDP能耗0.24吨标煤/万元,仅相当于全国1/2、全省2/3。度电GDP25.7元,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以来,合肥以年均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7%的GDP增速,以约占全省1/6的能耗,贡献了全省1/4以上的GDP。
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芯屏汽合”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升至54.9%,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升至71.6%,“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五年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受表彰次数居全国城市第一。比如,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去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十四五”末有望实现整车年产能超过万辆、产值超过亿元。比如,节能环保产业,去年产值近亿元,同比增长17.8%。比如,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去年产值突破亿元,今明两年预计有5家企业增量过百亿元。全市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现有全球“灯塔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比如,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十三五”以来支持重点节能技改项目77个、工业节水项目15个、清洁生产改造项目26个,实现年节约能源近14万吨标煤。比如,加快智能化升级,去年家电产业产值近千亿元,白色家电产量连续1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智能家电产品占比超三成,通过智能家电家居国家标准认证产品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一。
抓未来产业抢滩布局。加快抢占新赛道,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比如,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用超常规举措,推进空天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集聚中科星图、天仪研究院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今年2月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总部在肥揭牌落户;8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肥召开,力争“十四五”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比如,量子产业拥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发布国内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国内首个量子计算双创平台,拥有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12%。
聚焦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大湖治理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大型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制度经验,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只有一抓到底。我们坚持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
创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省级巢湖湖(河)长制和市级河长制作用,市委书记任巢湖省级总湖长、负总责。创新市委常委分工,安排一名市委常委专职分管巢湖综合治理。市委坚持每年召开巢湖综合治理大会,建立“三个一”调度机制,即:市委常委会每季度调度一次,市委书记每月现场督导调研一次,环湖县市区每月调度一次。整合市环湖办、巢湖风景区管委会职能并入省巢管局,变“九龙治水”为“合力治水”。
创新保障机制。设立环巢湖项目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一定比例的预算收入、水利建设资金及中央和省补助资金等,有效保障治理资金需求。
创新监督机制。分流域、分区域对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紧盯“四类人”:非法排污的人、治污不到位的人、分管不落实的人、监管不严实的人,避免事前不负责、事后被问责。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打造合肥最好名片为牵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奋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打造“合肥样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奋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中共马鞍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特别是亲临马鞍山考察,是马鞍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大事。两年来,马鞍山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以最高站位、最高标准、最强担当,全力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白菜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努力交出一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马鞍山答卷”。
聚焦绿色发展,发挥生态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马鞍山这样的资源型工矿城市来说,没有生态优先,就没有一马当先。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环境质量改善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坚持综合治理、流域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对全市个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完善提升长江东岸整治成果的同时,加大西岸整治力度,和县浮沙圩湿地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开放。对重点工业园区开展大排查,全面推行“环保管家”,整治“散乱污”企业家,环保整改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把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的“一号工程”,坚持“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实施重点污染治理、生态短板补修、土地整理利用、产业体系再造、绿色矿山提升等十大工程,着力打造“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今天的马鞍山,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品”,蓝天青山绿水已成为常态。
聚焦转型升级,着力做优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制造业作为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大力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做优增量、做实存量、做大总量、做强体量。全力招大引强,去年以来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76个。加快项目建设,市党政班子成员领衔推进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七未”项目攻坚,今年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开竣工数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一。加大技改力度,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技改三年全覆盖,形成马钢、蒙牛、山鹰等一批标杆企业。增强创新动能,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去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24%、居全省第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五。今天的马鞍山,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正从制造强市向“智造名城”阔步迈进。
聚焦改革攻坚,增强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牵引,打出一套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目前已完成4轮评价,去年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7.4万元,较年首次评价时增长38%。实施“标准地”改革,工业项目建设周期缩短4个月至5个月,实现成交即发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省级以上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出让,今年上半年累计挂牌出让“标准地”63宗共亩。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专项行动,去年8月以来累计清理出4万亩,做到了“地等项目”,博望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开展铸造产能和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腾退户低效铸造企业、涉及产能.18万吨,腾退7户高耗低效企业、涉及能耗9万吨标煤,利用腾退指标,引进总投资亿元的泉峰智能制造、亿元的蜂巢动力电池等项目落户。今天的马鞍山,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已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聚焦开放联动,加快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马鞍山时指出,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努力在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做强“桥头堡”、扮靓“东大门”。加快交通互联,宁马城际、巢马高铁全面建设,扬马城际年内开工建设,三条线计划年建成运营,宁马高速“四改八”、宁和高速、S等省际快速通道项目加快推进。深化毗邻合作,加快推进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浦口—和县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围绕南京、合肥主导产业做配套,培育壮大半导体、5G通信、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今天的马鞍山,与沪苏浙城市的融合发展日益紧密,正携手在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踏浪前行。
聚焦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实施19件省级和6件市级民生实事,制定10项暖民心行动具体方案,今年投入资金4亿多元。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从年开始实施棚改三年计划,中心城区改造98个棚户区,惠及1.4万户;去年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居全省第一,今年实施个老旧小区改造。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大“烂尾楼”“难办证”“难安置”化解力度,连续三年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去年信访工作考核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信访总量下降31.2%。全力保障群众安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今天的马鞍山,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形成了居者悦、远者来、观者赞的良好局面。
聚焦从严治党,优化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坚强保障。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一改两为”要求,推动政治生态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同步优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政治建设,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中明确的重点任务,列出监督清单,强化政治监督。树立实干导向,建立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围绕重点工作开展月度考核,精准识别敢于担当和人岗不适的两类干部。创新基层治理,深化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街道、乡镇体制改革,将个基层信息系统中的62个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推进正风反腐,连续3年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今天的马鞍山,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过硬队伍。
努力书写阜阳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中共阜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阜阳市考察调研,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为我们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政治责任,聚焦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扎实推动阜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实干实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嘱托。
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突破,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第一站就来到阜南蒙洼蓄洪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就灾后恢复重建、水利工程建设、精准脱贫等工作进行调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行蓄洪区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两年来,阜阳市聚焦改善沿淮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目标,持续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升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加快补齐蒙洼蓄洪区基础设施短板,共完成水利设施水毁修复项目81处,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76.5亿元,其中淮干王临段整治、洪汝河治理、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3项治淮重点工程已完成投资17.26亿元,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开工建设。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积极打造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阜南县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和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成为全国样板;阜南县有机废弃物资源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在全省推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因疫因灾返贫致贫,阜南县在年度全省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动力,全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阜阳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扎实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年GDP增长9%、位居皖北第一。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制造业倍增行动等,谋划实施百亿投资项目、百亿营收项目、百亿特色园区项目“三个百亿行动”,年工业投资增长28.7%,位居全省第一。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成功举办首届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0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占80%以上;先后引进三峡集团、金风科技、国家电投、华润投资、中科海钠等一批知名企业,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举办“阜阳企业家日”活动,召开“企业家早餐会”、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会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指示精神,努力在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上当标兵、走在前,粮食产量稳定在亿斤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今年夏粮单产、总产双创历史新高。
以开展对接合作为纽带,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动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阜阳市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政策、农业、人口“五大优势”,持续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的理念、机制、项目对接,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深化与上海松江区、徐汇区战略合作,并与浙江台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城区合作全覆盖。与苏州市签订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推深做实市级、县级、行业等领域结对合作,有序推进干部交流、共建合作园区等7个方面10个合作事项。积极推进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双圈”联动发展,成立阜阳市毗邻县市区经济协作会。突出抓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阜阳经开区毗邻园区体制改革,挂牌成立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深化“亩均论英雄”“管委会+公司”“标准地”等改革,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创建7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年面向沪苏浙地区农产品及加工品销售额达.35亿元。
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阜阳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累计拨付10项暖民心行动资金4.22亿元。认真落实初信初访闭环办理、党政领导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党建+信访”等机制,做到接访不走过场、写信真管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行就业优先政策,坚持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之路,每千人医疗床位数超全省平均水平。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平安阜阳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以激励实干担当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阜阳市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领导班子决策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论述制度机制,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解难解烦解惑主题活动,大力推广白行社区“四事四权”工作法,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开展基层“十佳”争创活动,较大幅度调整提高村和社区干部报酬标准。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大力培育敬业型、学习型、创新型、清正型、绩效型“五型”干部,选派年轻干部赴沪及企业等跟班学习、实践锻炼。聚焦“一改两为”,积极组织开展比本领、比服务、比实绩“三比”活动,建立交流比学的练兵制度、好差评比的通报制度、座次排名的亮相制度,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激情全面点燃,心齐气顺劲足的生动局面业已形成。
亲切关怀,振奋人心;谆谆嘱托,催人奋进。阜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重要回信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对阜阳提出的“两个明显提升、四个力求实效力争上游”目标要求,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城”,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添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将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高位部署、强力推进。两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考察安徽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加大就业政策实施力度,全力推动落实稳就业各项任务并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今年1月至7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9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6.03%,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聚焦政治责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一是坚持高位部署推动。省委主要负责同志4次研究就业工作,并就保居民就业、保企业用工作出30多次批示。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次召开稳就业工作会议,对做好就业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将就业促进行动摆在首位加以推进。二是加强政策协调联动。突出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健全落实财政、货币、金融、产业、贸易、教育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强化就业资金投入保障,全面落实国务院“33条”等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分类细化制定条助企纾困政策清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就业良性互动。三是压实稳就业工作责任。省政府及各地、各相关部门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建立“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市、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任务清单化、举措精准化、责任明晰化,对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实行周调度,通过调度、包保等多种方式督促任务落实见效。
聚焦市场主体,强化稳岗用工保障。一是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费“降缓”政策。在全国率先发布定向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告,明确特困行业企业(含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缓缴政策,建立缓缴政策企业“白名单”。二是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加大稳岗返还支持力度,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60%提高至90%。创新中小微企业“免报直发”模式,通过系统内部数据比对、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实现惠企资金一键发放、直拨直达。三是强化“两保五对接”工作举措。聚焦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创新推出“两保五对接”举措,即围绕保就业、保障企业用工,强化政府部门间、政府部门与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区域劳务用工等精准对接。建立沪苏浙皖结对帮扶城市劳务协作联盟,健全省外、省内劳务对接机制。组织开展“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着力为企业提供用工、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就业促进措施。一是实施“”拓岗计划,确保高校毕业生有业可就。即青年见习岗5万、短期见习岗3万、机关事业单位招录3万、公益性岗位5万、临时性专岗3万。启动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出台促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筑梦江淮若干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统筹拓展落实政策性岗位、特定就业岗位和市场化就业岗位。二是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部署“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为农民工特别是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人口创造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精心组织“春风行动”“接您回家”等活动,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实施“稳岗留工”活动,保障农民工“出得去”“回得来”“留得住”。三是实施“就业服务月”专项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举办首届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军创英雄汇”直播带岗活动,组织各类企业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助力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和实现就业。
聚焦困难群体,强化兜底帮扶举措。一是实施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群体,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为就业援助对象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等集中帮扶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注重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6.22万名城乡低保家庭、脱贫户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万元,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达99.35%。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9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三是着力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健全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帮扶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促进多渠道再就业。
聚焦创业创新,强化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启动实施“创业安徽”行动。省政府出台“皖创22条”,聚焦四个重点领域,培育四类创业主体,搭建四大创业平台,完善四位一体培训体系等,整合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业集聚,推动我省创业活动进一步提质扩量增效,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二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将国家规定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的上限额度提高至50万元,推动各地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申请流程,增强政策落实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持续推进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园等载体功能,为创业者提供场地租金减免、水电费、网络费等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皖创业、返乡创业。上半年,组织认定安徽青年创业园6个,备案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23个。
聚焦供需对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一是紧扣更加充分就业,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积极推广合肥市先行试点经验,积极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点对点推送就业政策服务信息,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有效促进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实现“码上就业”。二是紧扣更高质量就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和十大新兴产业,及时调整技能培训职业目录及补贴标准,线上线下联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紧扣求职用工精准匹配,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招聘。加强就业指导和招聘服务,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组织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和“千企万岗”云招聘等系列公共服务活动。升级改造“安徽省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高校全部建立线上就业招聘网站,对接国家“”和省级服务平台。
在实现“两个更大”上取得明显成效
尹云松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安徽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在实现“两个更大”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实现“两个更大”将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最为有效的应对之策,能够加快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被定义为除资本和劳动要素之外其他全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相应的政府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两个更大”,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要素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是我省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动力。我们要继续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产出更多具有重大引领性和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仅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必须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使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同步嵌入到产业发展中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真正将科技创新的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在当前工作层面,需要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建设,以最优生态集聚最高端的资源,努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需要加快推进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建设,着力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健全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加快推动科创走向产业;需要加快创业安徽建设,重点围绕省十大战新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使创业主体与科研机构形成紧密型的创业共同体。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重构企业赖以生存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土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发展,不仅构成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催生出一大批极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四新经济”,为打造经济“第二发展曲线”开辟了广阔空间。
推动制度创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可以实现产出的增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需要我们推动相应的制度创新。比如,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不断完善有利于要素流动和交易的制度规则,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显著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自贸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推出创新性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举措,在自贸试验区内落实“简税制”“低税率”要求,吸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专业人才。同时抓住RCEP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建设面向RCEP的服务贸易信息平台以及技术、培训和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加快融入国际大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皖北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培育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的后发优势,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改革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和方法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倒逼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打破分工局限、深化业务合作、实现协同成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配置效率。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我省的一大创举,是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方式组建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已建立应用、服务商、专家、资本市场四大领域资源池并将持续拓展。各类企业都应积极对接羚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拓展提升企业成长的空间和维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推动政府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政府创新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我们可以借助羚羊工业互联网这个平台,推动政府流程再造,有效解决行政职能分散、低效、不协调的问题,解决政府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从而帮助政府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更好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创新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其中的一个关键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边界,科学定位有为政府的作为空间。应该看到,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我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个边界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作出政府行为的相应调整。比如,在社会治理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医助理(即人工智能全科医生)已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课堂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教学点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基层医疗机构和学校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从中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是向着社会一侧移动,因为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比以往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经济治理方面,合肥市政府在推动新型显示器件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适时介入,与企业共同承担产业升级和跨越技术研发断层所面临的巨大市场风险,充分体现了有为政府的担当和作为。这其中,政府与市场、企业的边界显然是向着市场和企业一侧移动的,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从传统经济理论看可能有点“越界”了,但是这恰恰符合产业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的规律。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和方法不断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善于认识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精准定位有为政府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更大”提供有力支撑。(作者系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樊明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要求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两年来,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摆在全省大局的突出位置,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重点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效,重点区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充分展现了“安徽作为”,贡献了“安徽力量”。
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创新共建结出新成果。充分发挥创新活跃强劲优势,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扎实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动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聚焦平台共建,共同推动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建设,牵头成立机器人、新能源、新能源和网联汽车、通航、环境等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共同成立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筹建安徽分中心。聚焦联合攻关,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率先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与沪苏浙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资源共享,联合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集聚重大科学装置23个、大型科学仪器近3.7万台(套)、国家级科研基地2余个、科技人才20余万人、服务机构2余家。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产业协作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制造特色鲜明的优势,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携手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聚焦产业链协同,与沪苏浙联合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牵头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聚焦园区合作,苏皖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中新苏滁高新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壮大。聚焦产业转移,扎实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皖北等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推进高水平协同开放,开放共赢迈出新步伐。坚持改革和开放互促共进,全力推动一体化开放合作,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共建高能级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经验,推出包括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合肥片区、芜湖片区与宁波片区,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合作共建。连续4年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同打造重大展会品牌。共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全国最少。推动合肥海关和上海海关率先启动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协作,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全面提升。
加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共进形成新格局。充分发挥左右逢源、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及综合交通优势,加快推动长三角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共同构建区域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商合杭、杭黄等高铁建成运营,滁宁、宁马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至上海段启动建设,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铁运营总里程居全国前列。共建高速上的长三角,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5条省际断头路全面贯通,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五纵十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纵穿江淮,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共建水上长三角,持续推进省际航道畅通工程,深化与沪苏浙港口战略合作,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共同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共建空中长三角,推进安徽民航机场集团与上海机场战略合作,加快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积极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合力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丰富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联合打造长三角生态屏障,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联合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快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努力把巢湖打造成最好名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目前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经验做法已在全国其他10个流域、15个省份复制推广。
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民生共享有了新提升。加快推动重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和一体化,共享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增强。强化疫情联防联控,常态化推进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7+5”工作机制和协同事项,合力构筑起长三角疫情防线。推动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医院医院、上海六院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长三角职工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通道全面开通,与沪苏浙实现医保“一卡通”、健康码“一网通”。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基本建立,项高频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
实践证明,贯彻国家战略就是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省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带动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近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三大使命”和“七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及安徽行动方案,推动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落地实施,加快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取得更多成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大动力。(作者系安徽省经济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