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妈妈这几年找你找得好苦,终于见到你了!你还认得妈妈不?”
“妈……妈……”
“孩子,今天就跟妈妈回家!”
“家?!”
通过DNA比对,“徐二八”幸运地找到了亲人,成为第31医院回家的留置患者,可以跟着妈妈回家了。
医院位于江苏徐州新沂市,是徐州市民政局所医院。目前,尚有名和“徐二八”一样的精神病患者在这里留置,依医院的减免帮扶生存。医院,成了他们离不开的“家”。
“这个家,得保住,咱还得再建一个‘家’。”59岁的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狄邦成,退休前还有一个大“心思”——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双向服务机制,为更多的“徐二八”们建更多的“家”。
护士给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喂饭。
恋
入冬后气温骤降,医院的患者早就换上了统一的服装。
“这衣服暖和,又能防止他们在病情发作时撕破衣服。”护士长武东莉低声细语,“病房里的桌椅板凳等所有设施设备,都是按照精神专科特点和要求精心设计的。”
午饭时间,餐厅里飘出了土豆烧鸡块的香味。护士们正在给不能自理的病人喂饭,刚刚吃饱的女孩“徐二一”又开始乱踢乱打,医护人员迅速上前干预,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控制住了她的冲动行为。
刚走进医院的人,对这些名字都是一头雾水。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大多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医院给他们起了名字,多用‘徐’和‘吴’两个姓氏,再加上一个编号。”狄邦成说,医院在接收病人的同时,会与公安等部门协调,为他们办理落户手续,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和户籍。
“‘徐二一’五年前被徐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到这里,当时看上去大约七八岁,但智商只有两岁幼儿的水平。她不允许别人与她住一个房间,经常自残或者攻击别人。这几年她是护士‘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洗澡、换衣服样样操心。”武东莉掀开衣袖,露出右手腕上一条三四厘米长的伤疤说:“三个月前小姑娘来了初潮,又惊又慌。我帮她处理时,还被她抓伤了手。”
躺在床上输液的“吴四九”系癫痫导致的精神障碍。她已经在医院生活十多年,因为癫痫频发,走路会发生摔倒摔伤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值班医生都会及时给她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最近她病情反复,为避免摔伤,医护人员让她尽量卧床,需要下床的时候就扶着她走路。”长期医治、照顾精神病人的梁雪幻,已成长为一名全科医生。
在医院,目前除了28名救助站送来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还有73名“三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病人。狄邦成算了一笔账:“这些患者每年的生活、医疗费用大约多万元,医院给予一定的减免救助,其余由政府埋单。”
这些无家可归的患者把医院当成了恋恋不舍的“家”,把医护人员当成家人一样依赖。有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到亲戚家生活,因为想念医护人员自己又回来了。
护士每天按时分发药品。
寻
一边尽心尽力提供治疗,一边千方百计帮患者找“家”,这是医院忙碌的日常。医院与救助站建立了互通机制,通过报刊、寻亲网站、DNA及人脸比对等方法为他们寻亲。近几年已有31位患者找到了亲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徐二八”是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年11月27日由徐州市救助管理站送入医院。当时他不知已经在外流浪多久,蓬头垢面、言语不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他很快长高长胖,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好转。
“浓眉大眼的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几岁,父母可能也一直在找他吧?”医护人员对“徐二八”找家的事非常上心,时常与救助站沟通。最近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经过DNA比对找到了“徐二八”的父母。原来这孩子姓梁,是安徽萧县人,现在刚满18岁。
35岁的陈红(化名)来到医院时,能够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但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在医院治疗两年多后,病情慢慢有了起色。年4月的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雅安地震的新闻,突然指着其中的一个画面说:“这里就是我的家!”护理部主任纪海英又惊又喜,再三向她确认后,立即将这一信息提供给救助站和公安部门,两个月后果然在雅安找到了陈红的家。
“陈红回家的那一天,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红了眼眶。”纪海英依然记得那天的情景,“精神病人病情容易反复,会让医护人员有挫败感。如果帮助他们找到家人,特别欣慰。”
然而,能够回家的患者还是少数。他们中的多数人仍长期滞留在医院,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或者一个无奈的家庭。很多患者入院登记上的信息,联系人都写着“村干”。
55岁的刘强(化名)已经在医院生活7年了,因为疾病,他无法通过工作养活自己,家中也没有亲人能够照顾他,80多岁的老母亲靠哥哥赡养。“村里的干部每个月来看望我一次,我在这儿过得很好,哪儿也不想去。”刘强清晰地对记者表达自己的心声。
有家难寻,有家难回,家对他们而言是多么沉重的一个话题。好在有医护人员努力给他们心灵抚慰,帮他们走出精神心理的泥沼。
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宣泄室
建
“精神障碍治疗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近两年来,狄邦成一直思考并探索一种新机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双向服务。
更何况,摆在面前最严峻、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医院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已达张,医院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全院超负荷运行,而医院外还有一些精神障碍救助对象需要接受救治。
“让病医院,接受康复训练,成为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中间环节,这是回‘家’路上的重要桥梁和枢纽。”狄邦成在社区康复方面已经做了深入研究并形成论文。
所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双向服务,是指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期间,医院与当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双向转诊制度。在开展好院内康复的同时,对社区康复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形成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无缝衔接,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后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社区康复中心要建成什么样?医院在院内打造了一个平方米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区,配置了音乐治疗、沙盘治疗、心理CT、康复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病情稳定的出院及居家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在这里接受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家居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精神康复服务。目前已为余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康复服务,15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实现正常生活、就业。
其中有一对李氏兄弟,父母均患有精神分裂症早年双亡。由于遗传因素,兄弟俩也先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们发病时在村上打人骂人、撬门砸锁,闹得全村鸡犬不宁。狄医院,拟订了详备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半年后,兄弟俩病情逐渐好转,老大病情稳定后出院,找了自食其力的一份工作,正式融入社会,医院康复治疗。
“江苏省民政厅年以来两次到苏北调研,对我们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这种模式表示赞赏。”狄邦成表示,他们准备进一步完善这种模式,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覆盖范围广、康复训练功能齐全的精神障碍康复模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为精神障碍患者构建一个无形而又稳固的“家”。
徐报融媒记者甘晓妹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