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带你游安徽萧县鱼咬羊天下第一鲜

小孩白癜风能除根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503/4618054.html

萧县,古称萧国,地处安徽北大门,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除此之外,萧县亦是一座因“羊”而被熟知的县城,有着中国羊肉美食之乡的美誉。

伏羊节上斗羊比赛

图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汪海洋,萧县餐饮协会会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县伏羊宴习俗”传承人,他所经营的古萧汪家羊肉馆享有“老字号名镇徐淮三百里,羊肉汤味压江南十二楼”的美誉。让我们和他一起来探索萧县美食鱼咬羊的故事。

在我们萧县,有一种说法就是“无羊不成席”。萧县的羊肉汤,不腥不膻,冬日暖胃,夏天滋补,四季皆宜。汤汁乳白、醇厚,羊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吃的时候撒上香菜、加上辣椒油,美味的很。

萧县鱼咬羊

说到萧县的羊肉美食,避不开一道特色传统名菜——萧县鱼咬羊。《广东新语》中记载:“羊膻而鱼腥,二者鲜食之则美,故字以鱼羊为鲜”。自古以来,北方以羊为最鲜,南方以鱼为最鲜,因而鱼羊的碰撞能够创造人间绝味。

鱼咬羊,又叫做“鲜炖鲜”,是以鳜鱼、羊腰窝肉为原料制作的一道菜。它选用0.8公斤左右的鳜鱼和8个月左右的萧县白山羊合烹而成。羊入鱼腹的烹饪方法,能够达到一种鱼不腥,羊不膻的神奇效果。萧县伏羊宴习俗传承人汪海洋介绍说:

新鲜的羊腰窝肉本身膻味比较小,烫一下即可去除异味;鳜鱼膛较大,绞出内脏,灌入羊肉仍能保证鱼体完整。制作鱼咬羊需要从鳜鱼口中用一双筷子同时从鱼嘴两侧插入鱼腹中,鳃和内脏要一并绞出,顺脊骨整鱼脱骨。这一步是烹饪的关键,听起来简单但没有多年的功夫很难做到。鱼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将肥瘦相间的羊腩肉切成条状翻炒加料,填入鳜鱼腹中,鳜鱼两面煎黄沥油,加入羊汤旺火烧开,再加以烤制,随后撒上配料即可完成。

图源:央视科教

鱼腹藏羊,本是一南一北,极腥极膻之物,却能相得益彰,和谐共融。在品味鱼肉的嫩滑、羊肉的酥烂之际,我们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他们因地而食,摸索了无数美味而又神奇的特色美食。关于鱼咬羊的渊源,汪海洋告诉我们:

关于鱼咬羊的传说有多种,有人说是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经常处于弹尽粮绝的地步,举步维艰。在萧县的时候,他的学生讨到一小块羊骨又钓了几条小鱼。由于饥饿难耐,只能将两者一起煮,结果出乎意料的鲜美,于是就有了这道鱼咬羊。也有人说,清朝时期,一农户的羊不小心坠入水中,鱼把羊吃了,渔民把吃了羊肉的鱼打捞上来煮好发现味道很鲜美。

在吃的法则里,虽风味重于一切,但食物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特性。鱼肉滋补健胃,羊肉御寒暖身,二者搭配,合口合胃更合心。关于鱼咬羊的营养价值,汪海洋向我们分享道:

鱼咬羊所用的鳜鱼,又叫鳌花鱼、桂鱼。肉质丰厚坚实,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可治疗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状,但患寒湿病者不宜食用。羊肉能御风寒,又能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都有补益的效果,深受人们欢迎。此外,鱼咬羊这道菜还曾获得“安徽旅游不得不吃的特色皖菜”荣誉,现入选“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道特色菜品之列。

医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正如民间流传的“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之说。三伏天食羊既是对羊肉鲜美味道的追求,也是对羊肉功效的充分利用。萧县三伏天食羊肉的习俗古已有之,从县城到乡镇,都有羊肉馆子,此外萧县今年还成功举办了伏羊文化节。汪海洋说,今年的伏羊节办得非常用心:

今年的伏羊节于7月11日开始,将持续一个月,主会场设置在水墨圣泉古镇入口的凤彩门广场,并在皇藏峪景区、白土张村葡堤原乡设立分会场,打造了集“商、养、文、食、闲”五大要素于一体的沉浸式美食美景文化之旅。

年萧县伏羊文化节

摄影:人民网记者陈若天

龙城迎贵客,伏羊宴宾朋。人们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世界的距离,古人在旅途中无意间发现鱼羊合烹的鲜美,美食的汇聚与流传又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品尝,也不失为一种缘分。

萧县人民用一碗浓情厚意的羊肉汤宴请贵客,为萧县旅游与经济发展牵线搭桥。汪海洋向我们推荐道:

这里不仅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鱼咬羊,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秀丽风景。有“幽谷圣地、天然氧吧”的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有双峰壁立之上的天门寺景区,有“候鸟天堂、珍禽乐园”的萧县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

又至一年“伏日”,快约上三五好友踏上这段旅程吧,走进古萧大地,品味萧县特色美食,在山水之奇、文化之美中与人间烟火撞个满怀。(皖文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