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孝文化研究会主席武新坦闵子骞孝贤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代表。由于旅游事业的不断升温,打造名人效应,开发旅游资源,是人们的需求,也是当政者的一大功绩。因此,争夺历史名人的故里和墓冢地,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据我所知,全国有四个地方,他们分别是宿州市的闵祠村,山东费县的闵子庄,山东省鱼台县的大闵村,及济南市的历城区,争相把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作为属地,荣宗耀祖,开发旅游。他们各有各的说词,各有各的传说,但是,都没有完整的资料和实物去如实考证,至今争论不休。而具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和实证的,当数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子祠村了,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墓。孔子对弟子宠爱和首肯的是“四科”、“十哲”,《论语》先进篇是这样描述的,子曰:“从我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而孔子在《论语》中对闵子骞的孝道特别大加赞颂,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可见,历朝历代把闵子作为“孝圣”这一称道是恰如其分的,不言而喻,闵子骞是孝道的楷模。自古以来,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孝文化塑造人格。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每个公民在家庭、国家、天下关系中的地位,达到天下的太平盛世。所以,宣传孝慈文化、弘扬孝道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当政者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闵子骞的出生地及墓冢地在宿州的依据:(1)、“文物发掘发现说”,考证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生地及墓冢地最有权威的印证,是文物发掘发现,一旦有文物发现,就可以如数家珍了,对闵子骞祠及墓的印证,完全可以按照古台寺古文化遗址的文物发掘发现。古台寺古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闵子故里——现今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子祠村,在远古时代,根据考古发掘发现:公元前~前年和公元前~前年,距今约年,就有人类刀耕火种,生存繁衍。考古专家吴加安曾对作者说:“古台寺比古还古,年前,古台寺的土地曾经滋生华夏文明,说明这里的地气有仙气,只有地灵才能人杰啊!”是的,年前,离古台寺遗址只有多米的闵贤集,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弟子之首,春秋先贤、驰名中外的中华第一孝闵子骞,就在这里出生,就在这里长眠。王吉怀、吴加安和梁中合在《安徽省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中认定:古台寺遗址,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么庄南约米,与小山口遗址相距10千米,西边是京沪铁路,东边是公路国道。遗址高出地面约10米,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测定,古台寺遗址地层堆积除耕土层外,则包括了汉代堆积,大汶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堆积,出土文物有陶罐、石刀、石斧、玉佩等。小山口遗址和古台寺遗址的早期遗存属同一文化类型。小山口遗址,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1公里处,西部紧邻萧县,北部邻江苏省铜山县,东部靠京沪铁路。遗址地势平坦,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西侧有一条河,叫倒流河,东部山峦逶迤,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为先民们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条件。小山口遗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于进一步研究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别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宿州市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测定,遗址的地层堆积包括了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小山口文化分别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和公元前~公元前年,距今约年,是已确定的安徽省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目前暂定为小山口一期文化”。古遗址的出土的“盅形器”在古台寺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几件像小茶杯一样的器皿和残片,考古专家称之为“盅形器”,杯的底径不过5厘米左右,器壁厚约1厘米,质地为夹砂红褐陶。为防止烧制时不炸裂,先民们在陶土里加了云母和沙子,以增加耐温热急变性能。器形就好似皖北农村食用的窝窝头,就连手捏的又粗又深的指纹印也清晰可辨,可足以看见原始杯盏的朴拙之风。当时,古台寺遗址周边的先民们刚从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盅形器”的出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两个联想,一是那时候,先民们很可能会蒸窝窝头了,二是那个时代已经有了酒,“盅形器”就是先民们喝酒的酒杯。这可是考古专家的推断,如果这个推断被史学界认可的话,那么,皖北地区的酿酒史将推前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那么,闵子骞及先祖们在年前有饮酒的传说,就可以变成无懈可击的事实。那么,祖先们在这里酿造的“曹溪一滴”和“闵子家酒”就是当时的名酒。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布,中华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而宿州市就是它的源头之一!考古学家面对古台寺遗址、小山口遗址出土的文物,是如何解读历史的呢?闵子骞的先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通过考古发掘得知,在距今年前后的皖北地区,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和小米了,因为在古台寺遗址、小山口遗址中发现了这两种农作物的硅酸体实体。古台寺南10公里的夹沟香稻米被誉为皇室贡米,古台寺遗址的么庄、闵祠自然庄至今还种植水稻,可想而知,古台寺遗址周边的闵贤集是多么地文明、发展和繁荣,不难看出,春秋末期,闵子骞的前辈,为逃避“三桓弄权”的相互残杀,迁至这里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2)、古代古籍记载说。中华古典文库中,对闵子骞故里的介绍,最早源于《史记》卷六十七,即《仲尼弟子传》,文中只介绍说:闵子(公元前年~前年),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比孔子小15岁。传说闵公后裔,逢鲁国“三桓弄权”,国政日非,遂举家迁居“宋国相邑之东”,也就是今天的宿州市曹村镇的闵贤村。元代《说苑》里收入了《闵子骞单衣记》。故事述说闵子骞6岁丧母,其父再娶李秀英,生两个弟弟,即闵革、闵蒙,而后发生了“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芦花湖、车牛返村(在今宿州市萧县境内)的遗迹还历历在目,闵子骞的佳句“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单。”还传颂至今。据元代费县尹邵祖在《重修闵子祠记》中记载:宇内有闵子墓者,一在今之宿州,此处墓冢高大俨如山丘。一在濮之范县(河南省),今日之费县,据考证,费县基本定论为闵子骞儿子闵沃盈之墓,显然,宿州市闵祠村处就是闵子骞之墓了。闵子骞在费县干过费宰,时间不足一年,便辞官跟随孔子周游列园,所以,费县闵子庄既不是闵子的出生地,也不是闵子骞的墓冢地。(3)、“古代志书说”。按《家语》文中记载:鲁人闵子骞卒葬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东五里。此言也是一段神话的梦幻传说,绝不能置信,因闵子骞出生地在鲁国,历城地域在齐国,当时,两地不是一个国度,况历城始建闵子祠,是宋代济南太守李肃之于年所建,离曹村镇闵子祠初建于汉代,相差近年,此碑记载苏辙以梦幻传说所撰,人云亦云,此乃也无从查考也。江苏省《滕县闵氐家谱》、江西省《九江闵氏家谱》曾记载:闵贡,字仲叔,闵姓第十八代孙,公元前28年出生,闵贡为寻根归祖,从甘肃陇西迁至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闵祠村居住,后病卒于宿州,葬在闵子祠村闵子墓北米处(今属汉古墓群),闵贡后代迁至江西省九江市、江苏省滕县等地。而最有说服力的实证是:明朝嘉靖十六年(年)秋,宿州添注判官余鍧主编的《宿州志》,对闵子骞是宿州人,有明确的记载,并对《家语》之说予以批驳。嘉靖《宿州志》第页中,记载:“闵子骞,名损,宿人。按《家语》:‘鲁人,卒葬历城东五里。’后人遂以闵子非宿人也。切祥春秋时,宿属青州,为鲁地,故《家语》以为‘鲁人’。今宿有闵子、闵孝两乡及闵子墓。而近墓又有所谓‘骞山’者(闵子骞游玩处),皆因闵子得名,其为宿人明矣。德行、孝友著有经传,不敢赘录。”嘉靖《宿州志》页、页记载:宿州坊乡,即当时宿州设有闵子乡,辖符离集、褚庄集、夹沟集、新丰集、闵子集,宿州还设有闵孝乡、孝义乡、仁义乡,看来,他们一是对孝道的尊崇,二是对闵子骞以地名作纪念,行孝道,树孝风。历史记载的宿鲁会盟、吴鲁会盟,当时界定的吴国和鲁国的分界线“夏鲁吴村”仍然存在,现在隶属于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从而看来,均可查考曹村镇闵祠村当时属鲁地,闵子骞当属鲁人了。清末名臣李鸿章在北京修建“安徽会馆”,主体三院五进,共有房舍间。第三进为神楼,楼上奉祀文昌,关圣神像。楼下正厅高悬李鸿章手书“斯文在兹”匾额,奉祀孝圣闵子骞,介绍闵子骞生平时,记载闵子骞为宿州闵子乡人,说本臣是乡人(同乡)祀奉。以闵子孝贤之遗风,砥节砺行,以展鸿业。“明”志、“清”臣都把闵子骞记载为宿人。(4)、“古代闵世族谱说”。《闵子世谱》,郭齐校点,李文泽审稿。《闵子世谱》共十二卷,明张云汉撰,清顺治十四年刻本。张云汉,字倬侯,宿州人。《闵子世谱》原刻本,现存宿州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明代《闵子世谱》记述,明确说闵子系宿人也。谱中记载:闵子即闵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宿州旧有闵子墓,历代祠祀不绝。盖闵子本宿人,春秋时宿属青州,为鲁地,少孔子五十岁,以德行孝友著名。《论语》记闵子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为圣门狷洁之士。是编兼及闵子后裔之事,故曰《世谱》。卷一《姓氏》,考证闵姓缘起及历世传承。卷二《里居》,记闵子祠、闵子墓、以及近墓山川景物,末附有图。卷三《特传》、《列传》,含闵子传记、图像、像赞等内容。卷四《祀典》,收录汉唐以来历代祭祀典制,如祭器、祭品、祭文、祭田、祭田碑、祠田记等。卷五《修葺》,记录闵子祠庙、坟墓历代毁葺之,并附感应传。卷六《官生》,记世袭奉祀始末。卷七《世系》,列有《迁九华世系图》、《再迁临川世系图》、《复业宿州世系图》。卷八《迁徙》、《复业》,述闵氏迁九华始末,附小像避难图、九华唱和、小像方外四友图、迁抚州始末、复业宿州始末。卷九《列女》,记录闵氏家族烈女蒲氏、节妇马氏、徐武二氏事迹。卷十、十一《艺文》,收有宋苏辙《齐州闵子庙碑》、明刘三吾《宿州重修闵费公祠堂记》、闻人诠《重修闵子祠碑记》及其它多人所撰祠碑记、宋真宗御制宣圣赞、明钱学周等谒祠诗、赞等文字。卷十二《家约》,载认祖归宗、宗庙祭田、庆吊往来、婚冠丧祭等条文。该书收录闵氏资料较详,可补史传之不足。《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5)“现存实物物证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现存的实物物证:(1)古树:闵子祠院内有一株古柏,树龄约在年前,高16米,胸径1.56米,相传为闵子骞亲手所植,称之为“闵柏”。后院银杏一棵,树龄也在年左右,树高13米,胸径1.01米,也为闵子手植,称之为“闵公孙”。闵公孙(2)骞山:闵子墓东米,公路国道公里东侧,兀立着一座小山,海拔米,山上奇花异草,树木茂密,风景如画,是闵子骞游玩和晨读的地方。山因人而得名,人称:骞山。(3)芦花湖:闵子祠西北约米处,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芦苇丛生。每当秋末季节,白茫茫的芦花,如晨霜,如白雪,微风乍起,如粉蝶飞舞一般,名曰:芦花湖。使人悠然忆起“鞭打芦花”的孝贤故事。芦花湖(4)车牛返村,位于安徽省萧县县城西南8公里,背靠象山,紧临岱河,村名全称:“鞭打芦花车牛返”村,这是全国名字最长的村庄。安徽“鞭打芦花”名列其中。车牛返村《闵氏家乘》记载:鞭打芦花发生地为萧县(今属安徽省)西南二十里,堀坊村西北八里处。闵子因穿芦衣不能御寒,父亲让他赶车,他手冻得发僵,握不住手中的鞭子,鞭子便落在了地上。父亲很生气,拣起鞭子便抽打闵子的芦衣。芦衣被抽破,芦花便飞向了空中。父亲方恍然大悟,父亲随即赶车返回闵子故里——闵贤集。此地从此就命名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子骞太可怜,父亲抚摸着可怜的儿子。因而此山名曰:摸儿寒山,至今这里还有个土堆。据说凡登山远行累得腰酸腿疼者,只要背块石头扔到这里,酸疼立即消失。(5)闵子祠有三座墓。闵子祠后有闵子之墓,俨如山丘,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型墓,即两个弟弟闵革、闵蒙墓,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面积为平方米,整个墓地松柏藏密,素有“闵墓松风”之称,为宿州八景之一。而济南历城,山东省的费县、鱼台县,河南省的范县等4个地方均是一个墓,并且不是闵子的墓。闵墓松风(6)、宿州市闵子祠,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宋,元初毁于兵火,明成化年间,提学御史司马公垔命知州万君本巨资重修,建屋十间,石门一座;明嘉靖丙申年间,巡按御史苏公佑命知州应君照撤而新之,建正堂三间,东西两序各三间,前堂三间,门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门内东为宰牲所,西为庖厨所,各三间,门外碑亭二座,东西对列,石门一座,匾曰:“闵子祠”。清道光年间,民国元年均按此规模重修过。闵氏家谱中记载:自东汉汉章帝刘炟章和二年三月(公元88年)起,祭祀闵子,并建祠,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八年(年),闵子神位配于曲阜文庙,开元二十七年追称闵子为:“笃圣”,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封为“琅琊公”,南宋嘉熙九年改称:“先贤闵子”,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年)赐“德行之科”匾额,清雍正八年(年)赐“躬行志孝”匾额,清道光年间赐建下马牌坊一座,上联为:悦亲有道孝哉沐二字之褒;下联为:却聘全贞德行列四科之首。横批为:先贤闵子故里。当地百姓对牌坊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闵子祠现存三道庭院,前有影壁墙,殿宇19间。正堂中塑有一坐北朝南的闵子像,须生文面,一派大儒风度,祠外有两座碑亭,原存碑余座。年份最早的是宋理宗赵昀的颂闵子骞,诗曰:子骞达者,誾誾成性。德高四科,学先百行。天经地义,孝哉闵子骞。父母昆弟,莫间其言。现存在大殿内的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宿州知州高其佩手书碑一座,诗文曰:内外言无间,诗歌谁无论。独能传圣道,一德共乾坤。墓树朝常静,冢山夜不昏。匪徒瞻拜起,相与励贤孙。现宿州市曹村镇有闵祠村、闵贤村,居住着闵子骞的后人,达余人。上述一切物证、实证,印证了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就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的闵祠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