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萧县 >> 萧县简介 >> 萧县记忆又过贾巷

萧县记忆又过贾巷

北京医院治疗痤疮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从原老法院门口沿大同街西行数十米,南拐,入一不足十米宽的巷子,巷子笔直四百米尽头是民治街。巷子南口北口左墙上有字牌:贾巷。蓝底白字,一米多高,醒目。

我不知道贾巷的由来及历史。如今的贾巷除几栋三层四层的楼房外,还有不少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宽大,墙体有不少的旧而大的青砖。靠巷子南首东边,有两处特别的老房子,隔着几步远门对着门,一房大,一房小。门已用砖封堵,墙面大多是青砖切成。大房子外观陈旧,墙砖被风雨侵蚀得斑驳,房顶上长不少的衰草,在冬日的风中发出低啸。这房子,我印象深刻:少年时,就是在这洗澡,这里是浴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人口少,生活条件差,贾巷这里的公共浴池是唯一一家。这巷子南首的小房子,有人负责卖票,洗次澡一人一角二分钱。浴客付了钱,售票员从窗口递枚竹签,凭了竹签进入有棉布帘遮了入口的对门北边大屋,再有人收了竹签,发一条公用的毛巾,浴客从地面上寻来一双木板拖鞋,觅得空闲的小板床,脱衣入浴。

那时没有打印社印纸票。这竹签便是入场的凭证。把刨削光滑的竹板,分割加工成二十五公分长、两公分宽,半厘米厚的长条,一端平齐,一抽端是带有五个齿的半圆,这半圆的一端,正反面都涂了红漆。这竹签比纸券好,不怕水,浴池里多水,多湿,竹签不怕水渍,可以循环使用,被手摩挲久了,发红,发紫、发亮,有些沉甸甸的感觉,宛若古董。小时候家贫,曾和小伙伴们商议,找来竹板加工洗澡用的竹签。倒也用小刀刻得像模像样,单就等着找来红漆涂那半圆呢。结果被几家大人发现没收,扔进了灶膛。挨了揍的那个伙伴还记下了他父亲的训辞:饿死不当贼,冻死迎风站。

贾巷浴池的浴鞋是用质地不轻不重亦软亦硬的木料加工的,底面有前后跟,表面十分的光滑且遇水后又与脚掌产生恰到分寸的摩擦力行走时不易甩脱。木拖上的袢是用废旧的橡胶带剪成的条儿,用鞋钉钉在木拖两侧做成的,整个木拖舒服,结实,耐沤。进了大通铺的小伙伴们,脱了棉衣裤,胡乱扔小床上,举了毛中,趿上木拖,朝水池拥去,木拖敲打着地上的方砖,发出“叭哒叭哒”的声音,这声音悦耳:来享受啦!

澡池子里是另一番天地。首先有一木门隔着,木门上用三角尼龙带吊一大木墩,压迫这门终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池子热气不外溢,里面热气腾腾,几扇玻璃窗透进外面的光,照这澡池子雾濛濛的,能洗去一身的脏污,我每次感觉如入仙境。这里分为三个池子,一面是锅口,水极热;一块是热水,很难下得去,另一池是温水。锅口不可以不人,锅口的水,有工人随时朝另外俩池子里倒腾。我们几个伙伴先是在温水池中泡一会儿,待适应了,再去热水池,泡得出透了汗,互相搓背。彼时,家里没有香皂、洗发露,从家切一小块洗衣用的“淮南肥皂”抓一撮蒸馍用的碱面儿,身上头上全能洗得爽快。打了肥皂,碱面儿洗了头,必须瞅准机会抢了脸盆舀了池水冲洗,有人看守皂水严禁入池。即便有人看守,肥皂水仍会进到池内,肥皂散开后,水面就漂浮一团一团的脏灰,于是,看守的工人便有了又一使命用一长长的水条,贴着水面将灰团轻轻赶到澡池的一个边角,用盆舀了倒出去。

到了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县城的浴池多了起来,并且池大水清,有淋浴有单间,服务周到,浴客舒服。单间里小憩一会,开个青萝卜,泡壶碧螺春,里里外外,通体舒爽。再往后,家里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洗浴更加方便。劳作一天,睡前美美地冲个澡解除疲劳,身心愉悦。

走过贾巷,便想起少年时在这洗浴的轶事,回想之余,倍觉当今生活的幸福。走过贾巷,看到这一片老房子,心中也生些许的感慨:如何保护好改造好这片古建筑呢,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呢。(孙迎军)

编辑制作/晓晓

审核/萧县作家协会主办/萧县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