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宿州市来说,人口超万,为安徽省地级市,地处安徽省北部,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宿州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段开通,设立宿州,距今已有多年的建制历史。一首先,宿州市隶属于安徽省。在地理位置上,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市、徐州市接壤,南临蚌埠市,西至西北与淮北市、河南省商丘市、山东省菏泽市毗邻。介于东经°09′—°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平方千米。就宿州市的历史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安徽省宿州市一带属泗水郡、砀郡。西汉高祖五年(前年),改砀郡为梁国,设砀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于下邑,砀县属之。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年),曹操析沛国置谯郡,以邑、相城、符离等县属沛国,以铚县、蕲县等县属谯郡。二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宿州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西晋惠帝无康五年(年)砀山并入下邑县。东晋建武元年(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穆帝升平元年(年),沛郡、谯郡陷于前燕。太和五年(年),燕灭,宿地尽入前秦。北齐、南朝陈、北周蕲城郡仍领蕲城县。北齐天保七年(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蕲县属仁州。唐元和四年(年),割徐州之符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治设埇桥,宿州之名始此。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据《元和郡县志》: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三由此,就宿州市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北宋开宝五年(年),宿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年),属淮南东路。至元二年(年),废蕲县、临涣县、符离县并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明朝洪武元年(年)宿州(辖灵璧县)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清朝顺治十八年(年),宿州(降为散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雍正三年(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年),迁泗州于虹县,虹县并入泗州,初称泗虹州,后为泗州,原虹县降为虹乡。四最后,到了年,改宿州为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年,设立宿县地区。年,设立宿州市,包含了原先的宿县地区。年,撤销宿县,并入县级宿州市。年,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宿州市设立埇桥区,宿州市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泗县、灵壁县和新设的埇桥区。如今,宿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截至年底,宿州市总面积达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万人。宿州市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闵子骞、子张、齐白石、刘伶、嵇康、嵇绍等历史名人。对于宿州市,你怎么看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