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示拟对75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重新调整和认定徐州有5个入选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非遗项目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邳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邳州市大墩子遗址就发掘了大量的陶纺轮、骨针和印有线织纹的陶器及植物花纹彩陶,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年前已掌握了织染、制陶和彩绘工艺,尤其是彩陶的植物纹纹饰与蓝印花布花纹图案的结构极为近似,佐证了蓝印花布与植物纹彩陶有亲近的脉缘关系。邳州盛产棉花和蓝草,民间纺织印染也较为发达。有句俗语:“邳州无二行,铁匠和染坊”。唐宋时期,染坊已遍布乡村街巷,并孕育产生了蓝印花布工艺,它综合运用了民间豆包花的扎染、印花版刷花和防染浆防染工艺,创造了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工艺品,并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邳州蓝印花布工艺。蓝印花布用纯棉布为原料、以石灰、黄豆粉制浆,用桐油纸刻成花版,并铺在布上刷浆防染,取植物蓝草之靛蓝而染成蓝色;以蓝底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为主。邳州蓝印花布具有北方地域特色,天气决定它色重布厚易吸光保暖,花纹稀疏粗犷是人们审美习惯,江南气温高布薄色浅易散热,花纹细密是江南人秀柔性格决定的,“南秀北雄”就是最好的概括。玉雕(徐州玉雕)张嘉伟玉雕作品《不忘初心》张嘉伟玉雕作品《一带一路》徐州淮派玉雕艺术研究院成立于年,“淮派玉雕技艺”已经成长为中国五大玉雕流派之一,传承人张嘉伟通过炳恒的匠心和勤勉的奋斗精神,通过20余年对汉代玉器造型风格、雕刻技法的不断学习和钻研,已经形成并代表了徐州淮派玉雕的风骨与传续。他坚持用博古凝练的玉雕语言琢玉成器,坚持在璀璨的汉文化瑰宝中探索和总结,坚持用作品的美感与张力来记录当代、讴歌生活、赞美祖国。草编(薛桥草编)薛桥村位于徐州市鼓楼区北部,田园风光浓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极为适宜薛桥草编的原材料——高粱秸的生长,能生长出红、黄、白、奶白等多种颜色的高粱秸。薛桥村素有“苏北第一编织村”之称。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鼓楼薛桥草编工艺的内容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汉文式样,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艺术性、大众化特征,以及使用性特征,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薛桥草编工艺是以高梁秸、麦秸为主要原料,集编、扎、剪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其种类分为厨具类和农具类等。其主要制品有:馒筐、馍篓、锅帽、馍盘、草墩等。薛桥草编工艺系纯手工制作,主要工序为围、扎、穿、编等。其制作工具有开秫秸刀、开糜子专用刀、大小锥子、砖头、麦秸刷子、尺棒、麻绳等。薛桥草编工艺主要是家族传承,传承人有鼓楼区拾屯街道办事处薛桥村的崔香桂、付广德、王汝艺等。徐州伏羊食俗伏羊节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伏羊节入伏吃伏羊,起源于古徐州辖县,萧县的一种民俗。属于彭城徐州当地特色小吃。作为徐州当地民俗节日,每逢暑期到来,百姓都会吃羊肉、喝羊汤,以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民间早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展出等。子房山庙会子房山庙会会址在徐州子房山。庙会历时三天,以农历五月十九日为正会。在子房山庙会前后三天中,山上游客观光、香客求佛,进行“子房老爷出巡”仪式;山下客商云集,徐州特产、民间手工艺品、传统小吃、应季商品种类繁多,徐州本地、周边百姓及外地慕名而来的香客、游客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年,子房山庙会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现正申请并入徐州“汉文化旅游景点”规划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