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是北宋大文豪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作书画一体,画中有书法,书法中又有画,是苏轼流传后世的珍品。20世纪30年代初,苏轼的《木石图》被日本人以超过万金的价格购藏,后来进入日本收藏馆:阿部房次郎爽籁馆,阿部房次郎当时是东洋纺绩株式会社社长,因为热爱东亚美术,所有到处收集东亚珍奇书画,趁着工作之余阿部房次郎努力收藏相关文物,他尤其对中国书画最为感兴趣,这时期他收藏了无数中国的珍奇书画,其中苏轼的《木石图》就是他收藏的最为珍贵的一副,自从他收藏后,苏轼的《木石图》就极少见世,一直到阿部房次郎去世,这幅画也鲜为人知,但是在中国的文学历史的典籍中,苏轼的《木石图》屡屡被提及,但就是见不到实物,也正因为如此,苏轼的《木石图》才颇为神秘。《木石图》画面内容比较简单,上面上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画心部分绘制有枯木、石头、草木等,画作两侧是各时期名家的跋文,画作上印章极为壮观,短短的篇幅中,光印章部分可见的就有40余枚,涵盖南宋、元代、明代等人鉴藏印,但是奇怪的是,最为好大喜功,喜欢在名人字画上刻章题字的乾隆却没有在这幅画上留下任何痕迹,这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也许因为明朝晚期后,苏轼的这幅《木石图》就已经流失了,直到现代才寻找出来。中国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也曾经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有过《木石图》的相关记载:东坡以书法余事作画,此图树石以枯笔为勾皴,不拘泥于形似。小竹出石旁,萧疏几笔,亦不甚作意。图赠冯道士,其人无考。冯示刘良佐,良佐为题诗后接纸上。更后米芾书和韵诗,以尖笔作字,锋芒毕露,均为真迹无疑。书画纸接缝处,有南宋王厚之顺伯钤印。苏画传世真迹,仅见此一件,从徐邦达的叙述中就足见这幅画的珍贵和稀有。年11月,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被一位来自于大中华区的中国人以4.亿港元买走,这幅国宝级画卷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近一百多年来,流落海外的文物不计其数,许多像《木石图》一样的文物永久的散落国外了,我们想要研究本国的历史还要去他们的博物馆里转转,不知道是悲痛还是庆幸?又有多少珍奇书画、名贵文物能像《木石图》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呢?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文学修养极其深厚,在文学和书法的盛名下,后人却鲜少知道苏轼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苏轼流传后世的画作极少,但都是精品,此次苏轼名作《木石图》的回归不但填补了研究苏轼书画艺术的空白,也给我们研究北宋书画艺术和当时的人文历史风貌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副《木石图》注定是一幅流传千古的名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