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湿疹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本文来源:拂晓报」
挺拔健壮、声如洪钟、精神矍铄。近日,在宿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讲堂上,记者见到了这位80岁的老人——埇桥区曹村镇退休干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武新坦。
武新坦是土生土长的曹村人,退休前曾担任过曹村中学校长、镇文化站长等职,系省作协会员、市孝文化研究会会长、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20多年如一日,健笔耕耘,为青少年讲述传统孝贤文化、近现代红色文化。年,荣获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宿州十佳乡贤”称号。
挖掘孝贤文化的“守望者”
宿州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孝文化资源,孝圣闵子骞就是曹村镇人。“全面挖掘、整理以闵子骞为代表的孝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宿州孝文化势在必行。”谈及和孝文化结缘,武新坦告诉记者。
退休后,武新坦多次到国家图书馆、徐州市图书馆、宿州学院图书馆等处,翻阅文献资料前往济南市历城区闵子墓、山东省费县“笃圣祠”、鱼台县“三贤祠”、萧县杜楼镇“四贤祠”、河南省范县闵子墓等地,实地勘验及考证。得到《济宁直隶州志·闵子世家》和保存完好的《闵子世谱》后,他如获至宝。参阅《论语》《春秋左传》《史记》等,翻阅明清《宿州志》,年9月,武新坦编著的历史人物传记《孝圣闵子骞》由国家出版总署批准,五州传播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从闵子的生平、历史定位、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挖掘、整理、探讨和研究,入选宿州市社区教育教材读本。
武新坦还与宿州学院美术教授李宏勋等人一起,成立了宿州孝文化研究会,全面挖掘、整理以闵子骞为代表的宿州孝文化资源。推进“闵子骞中华孝文化园”旅游景点规划建设,把曹村镇打造成“中国孝贤之乡”。联合闵贤小学,设立以闵子孝贤为史料资源的校史馆。年4月,他历时6年搜集、整理的《曹村镇志》,由哈尔滨出版社印刷发行,为曹村镇编制长远规划,提供资料与数据,为青少年提供乡土教材。
赓续红色血脉的“践行者”
“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用好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武新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建党周年前夕,埇桥区决定在栏杆镇石相村,复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石相纪念馆”。由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区档案局、区党史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栏杆镇等单位参加,特邀地方文史专家武新坦、张海平,民俗摄影家邢宿城,分别担任文字的编写和图片的采集工作。武新坦等人分别参观考察了江苏省盐城市的新四军纪念馆、淮北市濉溪县赵汇川纪念馆、涡阳县新兴集新四军四师旧址纪念馆等10余处,阅读学习《埇桥区志》《宿州市新四军历史人物传》《中共宿县党史资料》《魂系皖东北》等,利用近8个月的时间,编写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石相纪念馆(布展文图基础资料汇编)》一书。
从去年10月开始,武新坦对每一张老照片,每一段图片说明,都认真审核。他患有腰间盘突出,经常忍着疼痛,躺在睡椅上,进行文字校对。年12月1日起,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石相纪念馆对外开放。截至年7月,已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和个人10万多人。今年4月6日,北京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参观石相纪念馆后感慨地说:“这个纪念馆,内容精炼,再现了老宿县的抗日烽火,是宿州市又一处党史教育的宏伟基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日前,武新坦又接受一项任务,在埇桥区曹村镇桃山集村,参与“萧、宿、铜、灵边区抗日纪念馆”相关文物、史料的保护、修复和挖掘工作。
推介传统文化的“志愿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多年来,武新坦驰骋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堂上,发挥他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武新坦把李宏勋教授绘画的《新编二十四孝图》制成图版,每套27块,无偿捐赠机关、事业单位、学校54套。由他作词、李宏勋作曲,制作的《孝文化研究会会歌》,在不少学校、工厂、乡村传唱。他先后受邀到宿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中小学,免费讲学40余次。
立足宿州,放眼全国。武新坦到各地发声,宣传推介传统文化。年12月,参加在湖北省孝感市召开的“孝感市第十届孝文化节”;年3月,参加山东省鱼台县“纪念闵子骞诞辰周年公祭大典暨首届孝贤文化节”;年3月,参加“临沂市第六届孝贤文化节”;年10月,参加在池州市九华山召开的“闵氏始祖与闵子骞”专家研讨会;年3月,参加“纪念闵子骞诞辰周年家祭大典”;年12月,主持“闵子故里书画名人邀请展……这些活动,他自掏差旅费,开设讲座,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武新坦心中,传统优秀文化历久弥新,血脉相传,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教人行孝、向善、知礼,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大有裨益。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让新一代青少年从传统文化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启示。”武新坦慷慨激昂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傅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