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向之乱过后,宋元公重新调整了六卿人选:公孙忌为大司马,边卬为大司徒,乐祁为司城,仲几为左师,乐大心为右师,乐輓为大司寇。公孙忌,大约是宋共公或宋平公之孙;边卬为宋平公曾孙;仲几则为宋庄公后裔;乐祁、乐輓都是宋平公时司城子罕(即乐喜)的孙子;乐大心则是乐氏的旁支。这次调整,桓氏以及戴氏一族的华氏全都被排除在卿士之外,这应该是公室对华、向之乱的正式回应。
宋元公去世后,太子栾被立为国君,是为宋景公。[1]
公元前年夏,郑国罕达突然率兵伐宋,并在老丘(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大败宋军。[2]
无缘无故,郑人为何突然伐宋?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宋景公的庶弟公子地极为宠幸蘧(qú)富猎,甚至不惜与他共分家产:公子地把自己家产分成了十一份,而蘧富猎竟独占其中的五份!
公子地有宠臣,宋景公也有位宠臣——向魋(tuí)。向魋是宋景公从小抚养长大,所以宋景公对他十分钟爱。向魋曾看上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宋景公听说后,命人直接把这四匹马取来,将其马尾、马鬃都染成了红色后送给了向魋。
公子地为此大怒,派手下将向魋鞭打了一顿,然后又把这四匹马抢了回来!被国君儿子这么修理,向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就想要逃亡。
见向魋被吓成这样,宋景公也十分委屈。他关上了房门,独自一人在屋里大哭不止,连眼睛都哭肿了!
宋景公同母弟公子辰见此,赶紧出来当和事佬,劝公子地说:“您私分家产给蘧富猎,却又歧视向魋,这也有不对的地方。您就让一下国君,大不了先出境躲一躲,国君必然会出面阻止。”既然双方都有错,国君为大,公子地先退一步又何妨?
公子地也有些后悔;于是他听从公子辰之劝,先躲到陈国去了。可公子地走后,宋景公居然没一句挽留的话。公子辰感觉不对,赶紧上朝替公子地求情,宋景公却坚决不肯松口。公子辰自觉有愧,就煽动两位卿士仲佗、石??(kōu)一起逃到陈国,投奔公子地去了。[3]
仲佗是仲几之子,石??则是宋共公之孙;再加上死在晋国的乐祁以及此前逃亡曹国的右师乐大心,宋国六卿已失去了大半。大约就是在此时,桓氏重新进入了宋国政坛的核心圈:向魋被提为司马,其兄向巢则被任命为左师。
次年春,公子辰、公子地、仲佗、石??四人又回到宋国萧邑(今安徽萧县西北),据城而叛。同年秋,逃到曹国的前右师乐大心也来到了萧邑,加入了反叛大军。[4]
公元前年,叛乱者难以继续坚持,公子辰又逃亡到鲁国,[5]公子地则逃到郑国去了。为了扶持公子地,郑人这才率兵前来攻打宋国。
老丘一战的惨败,让宋景公记在了心里。
八年后,晋国六卿之乱彻底平息,晋人开始逐一报复那些曾经支助范氏与中行氏之乱的诸侯国。
宋景公瞅准时机,借口郑国背叛晋国,于公元前年春派出右师皇瑗率兵伐郑。很显然,宋景公是借此来报复老丘之役。[6]
春秋以来,郑人还从未怕过宋国,自然要发起报复。这时,一个做着称霸美梦的三流诸侯国,却成了郑国伐宋的借口。由于天下大乱,曹国国君重用公孙强为卿士,想要称霸东周。自视甚高的曹人不但背叛了晋国,还频繁入侵宋国。这可惹恼了宋景公:公元前年,宋景公就派兵伐曹;[7]公元前年,又派左师向巢二度伐曹;[8]公元前年春,再派右师皇瑗第三次讨伐曹国![9]
宋人如此频繁出兵伐曹,郑大夫子思说:“宋人一旦占领曹国,就是郑国之患,不能不救!”于是,在公元前年冬,郑国大举出兵伐,其实也是报复宋国伐郑。[10]
公元前年正月,宋景公亲自率军再次伐曹。不过,在曹人顽强抵抗下,宋军始终未能攻破曹国城池。宋景公无奈,只能下令撤军回国。可曹人却不知好歹,居然站在城头上大肆辱骂宋人!
宋景公怒不可遏,马上率大军返回,攻破了曹国,将曹国国君和公孙强都抓回了宋国。[11]
虽然郑国没能阻止宋国灭曹,但郑、宋关系已全面恶化,再也无法修复了。
这时,郑国罕达的宠臣许瑕向他请求封邑,可罕达却拿不出合适的城邑来赏封他。许瑕趁机提出伐宋,想抢占宋国土地来作为自己的封邑。于是,公元前年春,郑国派兵前往围攻宋邑雍丘(今河南杞县)。
心高气傲的宋景公大怒,立刻派右师皇瑗带兵出征,将郑国军队反包围在雍丘,然后每日修一堡垒、挖一条战壕以围困郑军。没多久,宋军的合围就顺利完成。绝望之中的郑国士卒,竟被吓得集体大哭!不久后,宋人就全歼了入侵的郑军!同年秋,不解气的宋景公还亲率大军伐郑,以报复郑国的入侵。
此后,宋景公又得寸进尺,想彻底了结郑、宋之间的一段旧怨。
郑、宋之间有六块闲置土地,位于今河南杞县、通许县、开封陈留镇之间的三角地带,分别是: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锡。子产执政时,郑、宋就达成协议,两国都放弃占领这些土地。萧邑战败后,公子地逃到了郑国;为了安置他,郑人就在岩、戈、锡三地筑城,作为公子地的封邑。
刚刚大败郑军的宋景公乘胜追击,派兵前往讨伐公子地。公元前年9月,宋左师向巢率兵攻克了锡邑,并杀死了公子地的儿子。随后,宋军又大举围攻岩邑。12月,郑国立即派罕达救援岩邑,又把宋军给反包围了。很明显,郑人这次是“以其人之道,还报其人之身”,以报雍丘之仇。[12]
公元前年春,眼见形势危急,宋景公赶紧派向魋率军去救援向巢。面对夙敌,郑国大夫子剩在军中四处奔走,给郑人鼓劲:“俘获向魋之人有重赏!”
在郑人全力攻击之下,宋军这次也被全歼,只有主将向魋、向巢侥幸得以逃脱![13]
宋景公得意还没几年,就再次跌入了谷底。
岩邑大败之后,虽然宋景公还想发起报复,可不想他的后院却起火了。
公元前年,宋景公与向魋决裂,向魋在曹邑发起了叛乱。在向氏之乱平定后,备受打击的宋景公再也无心与郑人对抗了。[14]
所以,虽然在公元前年郑国再次攻入宋国,可宋人没有再进行还击。[15]
宋景公执政期间遭遇两次公族内乱,这在宋国史上也是头一回。不过,“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在两次公族内乱中幸存下来后,宋景公凭借超长的寿命熬死了众多能与他分庭抗礼的权臣,又重新掌控了国政。
只不过,这样的局面还能持续多久?
[1]《史记·宋微子世家》记其太子名为“头曼”;
[2]《左传·定公十五年》
[3]《左传·定公十年》
[4]《左传·定公十一年》
[5]《春秋·定公十四年》
[6]《左传·哀公七年》
[7]《春秋·哀公三年》
[8]《春秋·哀公六年》
[9]《春秋·哀公七年》
[10]《左传·哀公七年》
[11]《左传·哀公八年》
[12]《左传·哀公十二年》
[13]《左传·哀公十三年》
[14]《左传·哀公十四年》
[15]《春秋·哀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