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年间临近河北临城的内丘,精于烧制白瓷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本文系作者最好的人真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唐朝时,李肇著有《唐国史补》一书,其中记载:“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是历史上最早提及白瓷的文献,其中的“内丘白瓷”指的就是邢窑的白瓷。刑窑始于隋唐年间,位于现在临近河北临城的内丘,精于烧制白瓷,闻名天下。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白瓷了,有关的考古数据可以作为佐证。

白瓷高脚碗展示

年,一批白瓷从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年)的范粹墓出土,除了茶壶的质地比较粗糙以外,其他器物的质地洁白细腻,胎的外层施以白釉,通体呈乳白色,泛着淡淡的青色,釉厚处则为青色,无论是款式还是纹样,都与同一时期的青釉瓷没有区别,其实就是白瓷早期的形式。示关北方白隋朝年间,白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元年(公元年)的姬威墓有白瓷器出土,工艺精细考究,之前乳白中透青、透黄的现象已经消失,可见,到了隋朝,烧制白瓷的技艺已经臻于成熟。

老艺人在烧制白瓷

然而,从北方白瓷烧制的整个情况来看,直到唐朝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比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密县窑、巩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柏景窑,陕西的铜川窑,安徽萧县的白土窑等,都是兴起于唐朝的名窑。上述列举的这几个窑场,几乎都分布在北方地区。换而言之,到了唐朝,早期的北方白瓷的烧制技术已经有了极大进展,青瓷长期以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釉瓷形成了分庭抗礼的格局。

北方白瓷

邢窑、定窑白瓷:如银似雪早期刑窑有一段时间以烧制白釉、青釉的粗瓷为主。当时的胎、釉中都含有一定的钛、铁,故而生产的瓷器很难呈现出皎洁细腻的效果,所以刑窑也曾使用过化妆土来增添瓷器的白净度。后来匠师找到了更为优质的瓷土作为原料,还提升了烧成温度,创制了漏斗形匣钵,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提高了邢窑白瓷的产量与质量。唐朝时,“茶圣”陆羽就在《茶经》里描述过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的特征,可以说,这就是唐朝邢窑白瓷带给人们的最直观的感受。

定窑白釉

晚唐时,段安节曾在《乐府杂录》一书中讲述了乐师郭道原用邢窑白瓷瓯作为打击乐器的趣事,可见当时的邢窑白瓷质地坚硬、紧致,制作瓷胎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否则肯定不能敲打出清脆、悠扬的乐声。刑窑烧制的白瓷质地坚实、细腻,另外还烧制出了历史上最早的薄胎瓷,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刑窑隋朝的窑址就有透影白瓷出土,胎的厚度只有1毫米,已经算得上是半脱胎。质量上乘的原材料和趋于完善的制瓷技艺促使了刑窑的兴盛,但是随着优质原料的短缺,刑窑最终一步步地走向了衰落。

定窑白釉印花孔雀牡丹纹盘

根据考古学家推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刑窑当地所产的优质黏土所剩无几,从而难以继续生产以精致细腻著称的白釉瓷。到了北宋时期,因为更丰富的原料、更精湛的工艺,定窑慢慢取代了刑窑。原料的选用、配方的改良都是白瓷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从瓷器的生产技术来说,刑窑和定窑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它们在生产白瓷的早期阶段都曾经因为胎色不够纯粹而使用化妆土,烧出的产品是粗瓷,乳白中透着黄色或青色,后来制瓷的技术不断精进,逐渐出现了纯粹的白釉瓷。到了北宋末年,战火纷飞,极大地影响了北方制瓷业的发展。

北宋白釉瓷

元朝初年,素有“南定”之称的景德镇瓷渐渐取代了定窑的地位,成为了海内外的产瓷圣地。的白南北方白瓷的代表就是邢窑、定窑的瓷器,比起早期的白瓷,两大窑场在原料选择、釉料配方上都做了改动,开始使用长石、高岭石或高岭石含量较高的二次沉积黏土作为原料,我国也由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使用长石、高岭土等作为制瓷原料的国家。上述几种原料都是上等的制瓷材料,含铝量都很高,而含铁量、含钛量则较低。匠师们还在胎料中掺入了一定量的长石,使胎中的钾含量提高,形成了以邢窑白瓷为代表的洁白瓷胎。

邢窑白瓷在釉料的配制上也很讲究,因为选用长石作为原料,大大增加了釉中氧化钾的含量,甚至有时比氧化钙的含量还高,这样一来,就促使传统的钙釉慢慢地转变为钙碱釉,釉的质量有了极大的飞跃。再加上釉中含有的氧化铁、氧化钛大大减少,使洁白无瑕的釉与胎浑然一体,如银似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