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汗青·刘欣华
宿州市萧县,地处安徽省北大门、素有“四省通衢”之称。古称萧国,有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年的建城史。是汉文化、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有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等新石器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隋唐时期的萧窑遗址。素有“文献之邦”荣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羊肉美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安徽省文物大县。境内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风景区、凤山森林公园等名胜景点。
年6月18日,萧县当代论语研究会成立。会议选举陈安源同志为会长,孙红亮、陈聪、李永立、黄传伍等同志为副会长,李勇同志为秘书长,孙红亮为法人代表。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前。《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一万一千余字。《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二千多年来,人们不断地研究《论语》,认识、发掘其思想,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这种研究一直延续到新的世纪。
国外有学者称:“21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为什么《论语》能几千年经久不衰,魅力无限呢?关键在于《论语》这部经典自身体现的价值。人们普遍认为,《论语》所涉内容极广,无所不包。《论语》所反映的孔子学说,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有人认为,“《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除此之外,后人对于《论语》的至深酷爱和潜心研究,不能不说是《论语》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载,两千多年来,《论语》研究的各种版本已达三千多种,浩如烟海。并且,《论语》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直至今天,国内还没有一部相当规模的《论语》学史的研究力作出现。当代解读《论语》的方式很多,仅近几年出版的研究《论语》的各类版本达几十种之多。它们视角不一,各具千秋。
萧县当代论语研究会成立后,首先精研《论语》,然后组织会员开展“儒学进校园”“论语知识讲座”“书画笔会”等一系列活动,以此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论语》的认知度。同时,组织会员赴外地展开论语研究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把儒学知识和行为规范在全县中小学校展开,组织论语知识大赛,编辑出版会刊《萧国新儒风》。
研究会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孙红亮说:论语对我有开智启慧的作用。在阅读中,我充分感受到人文研究个性化的独特魅力。从本质上讲,人文研究是一种价值研究,价值涉及判断,判断自然要取舍,而取舍就一定与研究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审美等密切相关。司马迁写《史记》,无论他怎样秉承“实录”的风格,也不能完全排除主观的因素,所以在《孔子世家》的“太史公日”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用《诗经·小雅·车辖》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赞美孔子,又用“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表达自己对孔子的敬慕、对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个体化的理解。
孙红亮接着说:我的阅读常常是在静夜里,夜阑人静的时刻似乎最容易走进时光隧道,最容易看得清被历史的烟尘和当下的喧嚣,所遮蔽的曾经是那样鲜活的思想。我以为,《论语》思想丰厚,富含哲理。它的贵仁重德的人生观、主和尚通的人际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以仁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义制利的经济思想、任重道远的使命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千百年来,虽然研究《论语》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误脱、增衍及“疑古”思想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论语》研究中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积聚深厚的基础上有所发见,有所提高,不仅需要过人的毅力与恒心,付出超常的劳动,而且还要有过人的胆识与见识,洞察精微,明辨是非,独出心裁。《论语》所散发的文化魅力也会吸引着当代学人不断作出新的解读。
我们期盼萧县当代论语研究会取得新的进展。
萧县当代论语研究会办公地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龙城镇淮海路12号南三楼,法定代表人为孙红亮。经营范围包括(一)组织会员围绕“当代论语丛书”以及古代《论语》,开展学习、研究和探讨;(二)组织会员撰写心得体会、感悟文章,并进行交流;(三)搜集整理“当代论语丛书”作者的手稿、其他作品、影像资料、照片等相关资料,并建档保存;(四)积极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种手段宣传本会的研究成果;(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学习讲座、论坛、展览等活动。
赵汗青简介:赵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高级记者、文史作家、文化学者、博士。曾任《安徽经济报》宿州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年歌词“我有一个梦”获安徽省一等奖。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
已出版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长篇文学作品。刘欣华简介:刘欣华;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蚌埠,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曾任某市中学校长、盐城市规划设计院安徽分院院长、宿州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