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萧县深入落实省委常委会宿州现场办公会部署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亿元,增长5.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6.4%。
坚持质效优先,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质效提升。全县小麦收获面积万亩,总产量6.7亿公斤。8个农产品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认证绿色食品企业56家、产品65个。上半年完成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62.7亿元,同比增长12.9%。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举办长三角地区辣椒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擦亮“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品牌。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7%。做大做强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1—6月,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精密化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分别增长6.6%、6.8%,分别新增规上企业7家、11家。推荐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正组织专家评审。县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园区。中广核新能源、新淮纸业、碳致和环保能源等重点项目已试生产。服务业发展总体稳定。成功招引徐州申通,联合中通、申通和韵达三家快递企业建设萧县现代智慧物流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获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绩效评价奖励。申报3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举办12场非遗展演展示和传承活动。县博物馆馆藏汉代画像石数字化保护方案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成功举办皇藏峪桃花节、官桥镇沈峪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全县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扩大有效投资。全县纳入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个,总投资.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0个,总投资.5亿元;计划开工项目49个,总投资.3亿元;储备项目54个,总投资.3亿元。上半年计划开工项目24个,已开工项目24个,开工率%;已纳统19个,纳统率79.1%。列入省开工动员项目9个,总投资.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5亿元。园区扩容升级。四期标准化厂房、光大热电联产项目竣工。孤山湖水库项目有序推进。水生态提升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项目、永堌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建成运营。水生态提升治理工程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完工。东部片区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0%。沿河北路西段、经二路南段、规划二路西段道路及管网工程完成93%。推进萧县·长三角联合创新空间建设,海尚、易方智控2个研发中心已入驻。重视要素保障。常态化开展“2+N”系列招聘活动,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场,提供岗位13.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人。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为名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补助资金.2万元。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实现征前减免5.4亿元,办理退税(费)1.3亿元。帮助户(次)企业办理涉税信用贷款,完成户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
坚持开放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激活。深化“双招双引”。签约项目36个,投资7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投资75.2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吸纳、输出技术合同分别为项、5项,合同成交总金额4.3亿元。3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上半年县经济开发区累计出让工业用地9宗,共计.7亩,均以“标准地”出让成交,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比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签订《拱墅区—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拱墅—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揭牌成立。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授牌“拱墅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成为宿州市首个沪苏浙地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年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考评萧县经济开发区位列皖北地区36个开发区第二档。
坚持统筹协调,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城乡道路工程有序推进。徐淮阜高速公路萧县段项目持续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永马路面层施工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欧盘路基础施工完成,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火车站综合枢纽建设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总工程量。加快建设自然村联网路、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4类农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约.4万元。持续开展精准帮扶。持续推进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关爱纾困工作获省厅通报表扬。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1万元,消费帮扶农产品交易额达5.4万元。大力开发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就业,安置脱贫劳动力人,乡村公益岗位总体规模基本稳定。
坚持共建共享,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验小学(东外环校区)加快建设,梅山学校、闽泰学校、凤城初中主体完工。投资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所,建设规模2.5万平方米。投资万元安排校舍安全保障项目个。投资万元安排改薄提升项目5个。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健康萧县行动,持续巩固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及卫生单位创建。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7家乡镇卫生院先行开展中心药房试运行工作。夯实民生保障。50项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3.6%。名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帮扶实现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6.2%。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22个。为名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补助资金.2万元。(张浩 曹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