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西北往东南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商周时代关中平原的开发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关陇地区的政权一直能主导全国。后来由于黄河中上游过度开发植被稀少,黄河含沙量逐渐增高,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开发转移到黄淮平原一带。在战乱及环境的双重主导之下,经济中心逐渐由西北移到江淮地区。冷兵器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对抗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粮食和人口。自王莽篡汉以来黄河一般决堤都是往北进入齐河等流域对南部的淮河没有多大的影响。至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最终势力消长形成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局面,其中曹操的魏国占据的疆土最大,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也最大。势力最小的是刘备的蜀国,开始的时候占据成都平原、汉中平原、江汉平原等地,由于关羽没有做好与孙吴联盟关系。在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的局面只存在了短暂的时间,并且没有与刘备另一路出关中的诸葛亮北伐部队进行联动,最终丢了最重要的前进基地荆州。魏国能在三国之中国力第一,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全力开发淮河流域种植高产水稻。当时古代的五谷中水稻产量是明显高于小麦、小米和高粱的。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在河南许昌发布屯田令,当年就得到谷物数百万斗。许昌屯田的成功经验被逐次推广到其他地区,在控制的睢阳、汝南、梁国、沛国及淮南等淮河中下游地区陆续屯田。但是种植水稻需要大量水,于是在邓艾的建议下广开沟渠,将种植水稻与利用漕运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收获粮食,另外通过廉价的水运将兵员等物资运到各地。当时的盐城、南通大部分地区都不存在,扬州还是距离东海非常近的,只是后来黄河夺淮才有了冲积平原。因为三国时候淮河直接流入到东海,距离海面较近,气候比现在要潮湿多雨,在当时的萧县砀山等地都可以种植水稻。陈登在扬州、淮安等地方大兴水利,经营几十年很有成效。建安初年夏侯惇在睢县附近的睢水支流筑堰种稻,贾逵在汝南拦住溪水种稻,开凿了两百里长得通运渠,史称贾侯渠。由睢阳渠、广漕渠等地开凿,沟通了淮河与长江、黄河的航运。由于大兴水利,并引进牛耕、铁犁等先进农业工具,使得江淮地区的经济实力一跃而上,后期的唐朝和隋朝,定都洛阳后也先后开凿通济渠等运河,方便将江淮地区的物资运往西部,这种局面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杜充掘黄河往南夺淮而告终,最终在宋金拉锯战中双方都无力治理水利,最终经济中心也转移到江浙地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