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玲玲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50430/v1vgash.html
为了做好长三角区域的“菜篮子”“肉盆子”“果园子”,素有“果海粮仓”、“中国水果之乡”、“中国羊肉美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等美誉的萧县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作为该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该县围绕农业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做深做精加工基地,做优做靓产品品牌,提高了萧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并提升长三角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为萧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行实现良好开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夯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供应基础。该县积极依托葡萄、辣椒、胡萝卜、芦笋、菌菇、肉牛和白山羊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6+1”七彩农业,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省级基地总产值达10.8亿元,沪苏浙销售额5.97亿元。目前,葡萄总面积6万亩,年产葡萄10万吨,年总产值6亿元。胡萝卜种植面积6万亩,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市场年吞吐量40余万吨。年肉牛存栏4.8万头,出栏3.7万头;白山羊存栏62.8万只,出栏.6万只,全产业链产值24亿元。辣椒制种面积达2万亩,年销售收入10.2亿元。食用菌收获吨,产值万元。芦笋栽培面积亩,年产量吨,良种覆盖率%。
做深做精加工基地,丰富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供给内涵。该县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打造金单面业、金玉米集团等一批高端地标”企业。目前,精说食品被授予“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9家,加工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3家。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开展“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培育心诚预制羊肉、汪家预制羊肉汤等优质“萧字号”预制菜产业品牌。目前,该县成规模的预制菜企业16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预制菜产量1.44万吨,产值达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强化项目招引。主动承接沪苏浙农业产业转移,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精深优质转型升级。今年以来,该县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平台已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63.5亿元。
做优做靓产品品牌,提升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供给质效。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今年新增“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11个,累计认证产品59个。聚焦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紧抓和杭州结对共建机遇,推进萧县农产品“走出去”。成功在杭州市拱墅区举办首届拱萧联展·伏羊入杭展销会,组织16家萧县企业参加集中展销,多家杭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10余家媒体到场观展,参观人数达1万余人次;组织25家企业参加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展会期间现场销售特色农产品万元,订单销售额达万元。
下一步,该县将积极对标沪苏浙,全力打造区域品牌,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持续高质量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来源:安徽经济网